视频号官方账号
微信官方账号
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汽车人物头条账号

潍柴=发动机?这次全球大会告诉你答案:NO!

  • 作者:
  • 来源:电车评论网
  • 时间:2025-10-23
  • 浏览:21784

当被问到:“潍柴是一家什么企业?”

对于大部分人会说,“潍柴当然是一家柴油机制造企业”。

可是这个答案对,也不对。

如今的一场全球会议,让外界对潍柴有了全新的认识。

2025年10月18日,中国青岛迎来一场汇聚全球目光的产业盛会——山东重工·潍柴动力2025全球合作伙伴大会。14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合作伙伴齐聚于此。

本以为会看到一场“发动机专场秀”的外界,却被眼前的景象颠覆认知:近60款动力产品构建起“全系列动力王国”、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六大业务板块新品集体亮相,29个海内外知名品牌协同发力,硬核业绩数据更是印证其多元布局的成功。

这场大会清晰传递一个信号:潍柴早已不是“单纯的发动机企业”,而是一家业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具备全产业链掌控力的全球跨国高端装备制造集团。


六大业务板块齐亮相

从“动力心脏”到“全装备生态”

在大会30000平方米的“科技主秀场”,潍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整车整机为龙头”的战略逻辑,全景展现六大业务板块的综合实力,每个板块都有“明星产品”撑场,彻底打破“只做发动机”的刻板印象。

动力系统:不止“发动机”,更是“全能源解决方案”。作为潍柴的核心优势板块,此次展出的近60款动力系统产品,覆盖2-340L排量、18-10000kW功率,构建起“全系列全领域动力王国”。

但亮点远不止于“全”:既有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的柴油机(创下世界纪录),也有氢燃料电池、甲醇发动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动力总成;既有服务于重卡的高热效率H/T-2.0发动机(搭载在中国重汽、陕重汽重卡上畅销全球),也有适配矿山装备的M系列大缸径动力(为山推、雷沃重工大型矿山设备装“中国心”)。

近10年超300亿元的研发投入,让潍柴的动力系统板块从“单一机型”升级为“多元能源解决方案”,成为串联全产业链的核心纽带。


商用车:依托动力优势,携手伙伴领跑全球。潍柴的商用车布局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与中国重汽、陕重汽等伙伴深度协同。今年1-3季度,潍柴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增长在30%以上,达到历史新高。大会现场,搭载潍柴NG4.0天然气发动机的重卡、适配新能源动力总成的轻卡集体亮相,这些车型凭借“动力可靠+节能高效”的优势,助力陕重汽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规模化市场增量明显,几内亚、沙特、阿尔及利亚等市场销量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今年以来陕重汽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几乎平分秋色。据潍柴动力202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陕重汽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14.6%。


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核心技术赋能,巩固行业地位。在工程机械领域,潍柴通过LHY液压系统(原林德液压,百年德国技术基因)、大缸径矿山动力,为山推挖掘机、雷沃重工矿山设备提供核心部件,让“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高端市场更具竞争力;农业装备领域,潍柴CVT动力总成、收获机械液压动力总成技术,直接推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固其行业领先地位,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市场,更出口至东南亚、非洲等农业主产区。


海洋交通装备+智慧物流:拓展新赛道,完善产业版图。大会还展出了适配海洋工程的船用动力系统,及依托德国凯傲集团(潍柴并购企业,全球领先叉车品牌)的智能仓储设备——前者填补了潍柴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展示空白,后者则通过凯傲的全球渠道,将“中国智慧物流方案”输出至欧洲、美洲。


至此,潍柴的装备布局已从“陆地”延伸至“海洋”,从“单一设备”拓展至“系统方案”。

29个海内外品牌协同

百年基因+全球整合,构筑“全景优势”

潍柴的“跨国集团”属性,更体现在对29个海内外知名品牌的整合与协同上。这些品牌涵盖“百年老字号”与“新锐力量”,各自的“长板”被拧成产业链的“合力”,成为潍柴打破“发动机标签”的关键支撑。

首先,在收购有百年历史的林德液压和德国凯傲、法国博杜安之后,通过技术传承和战略升级实现了品牌全面焕新。

LHY液压(原林德液压):1904年诞生于德国慕尼黑,2012年被潍柴重组,此次大会正式升级为“LHY”品牌,从“单一液压元件供应商”转型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百年液压技术不仅赋能潍柴工程机械,更出口至全球高端市场,成为潍柴在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名片”。

德国凯傲:121年历史的全球叉车巨头,被潍柴并购后一年便在法兰克福上市,如今通过“协同化”策略,将智慧物流经验反哺潍柴国内业务,同时借助潍柴渠道拓展亚洲市场,2025年其智能叉车在“一带一路”沿线销量同比增长超50%。

法国博杜安:107年历史的船用动力品牌,是潍柴最早并购的海外企业之一。通过导入潍柴WOS运营管理模式,其不仅在欧洲市场稳住份额,还在国内成立合资企业,实现“海外技术国产化”,为国内船用动力升级提供支持。

其次,潍柴还通过多元品牌互利互补形成合力的方式,全面拓展全球市场。

意大利法拉帝:57年历史的高端游艇品牌,填补潍柴在“高端休闲游艇”领域的空白。

美国PSI:46年历史的发动机企业,加入潍柴后与中国团队联合开发天然气发动机、新能源发动机,2025年新品在北美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5%,成为潍柴新能源业务“出海”的重要支点。

潍柴系本土品牌:79年历史的潍柴自身、76年的亚星客车、27年的雷沃……这些品牌与海外品牌形成“互补”,比如雷沃农业装备借助凯傲渠道进入欧洲农场,亚星客车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系统开拓东南亚市场,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硬核业绩佐证

46%海外收入+多业务高增长,

打破“单一依赖”

如果说产品与品牌是“面子”,业绩就是“里子”。2025年前三季度,潍柴交出的成绩单,直接证明其“多元布局”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潜力,彻底摆脱对“发动机业务”的单一依赖。

整体规模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0多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及核心产品销量均实现正增长,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展现“稳”的底色。

海外业务成“压舱石”:海外收入占比达46%,国际化指数40.93%;发动机板块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0%,大缸径发动机(用于数据中心、矿山)销量同比激增400%,不仅巩固非洲、东南亚传统市场,更突破欧洲、北美高端市场,有效对冲国内外市场的波动。

新能源业务“领跑”:十年布局终见成效,2025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投产后,具备20GWh电池PACK年产能,“三新”业务(新能源动力、整车、服务)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22%,从“跟跑”变为“领跑”,成为新增长引擎。

并购企业全部盈利:10家海外并购企业(如凯傲、法拉帝)均实现稳健增长,这在全球并购领域极为罕见,证明潍柴“协同化、当地化、同心化”的国际化策略成功,也为其全球产业链整合提供“资金+技术”双重支撑。


结语

潍柴已是一家“全球跨国工业装备制造大集团”

这场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本质是潍柴“撕掉标签”的宣言:从产品看,它有覆盖六大板块的全装备矩阵,动力系统只是“核心纽带”;从品牌看,29个海内外品牌协同,构建起“技术+渠道+市场”的全球生态;从业绩看,46%的海外收入、多业务高增长,证明其早已摆脱“单一发动机依赖”。

如今的潍柴,以“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为使命,以“We are One”为理念,在全球高端装备赛道上,早已不是“只做发动机的中国企业”,而是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能提供“动力+整车+部件+服务”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全球化的跨国高端装备制造集团。

未来,随着全球化深化与新能源布局升级,潍柴的“多元版图”还将持续扩大,“潍柴=发动机”的旧认知,注定被更多全球合作伙伴与市场业绩彻底打破。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立即提交

观点排行榜

一周热点新闻

企业电话
18196532187
微信公众号

电车评论公众号

企业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