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100台欧曼星翼纯电动牵引车在贵州六盘水整齐列阵,成为“江南煤都”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这场规模盛大的交付,不仅是欧曼新能源今年市场表现的缩影,更折射出其在重卡新能源赛道的强劲竞争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欧曼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24.8%,位居行业增速第一,特别在换电重卡领域多次夺得月度冠军,并凭借全系新能源解决方案,欧曼加速绿色转型,在资源运输、干线&倒短等场景展现出强劲的运营优势。
在六盘水交付仪式上,欧曼事业部星辉营销公司总经理张俊领接受《电车评论》专访,深度解读欧曼新能源逆势增长的核心逻辑、产品硬实力及对未来重卡市场的前瞻判断。
欧曼事业部星辉营销公司总经理张俊领
加大研发+场景化
两大因素拉动市场突破
谈及欧曼新能源今年的快速增长,张俊领将核心原因归结为“战略清晰、落地扎实”。在他看来,高强度研发投入+场景化精准匹配,构成了驱动市场突破的两大因素。
张俊领解释道,正是这两大因素让欧曼在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当下,能够快速响应市场。
数据显示,当前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已呈现细分场景分化:搅拌车超80%、自卸车超60%、牵引车接近38%,“渗透率的跃升让我们坚定了资源倾斜的决心,正好承接了这波市场需求”。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则为产品竞争力筑牢根基。张俊领坦言,早期新能源重卡的痛点集中在能耗高、出勤率低,尤其电器元件多、线路复杂,一旦防水密封性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故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产品上重点攻坚,从线路防尘防水到核心部件稳定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测试。现在新能源产品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市场验证,客户反馈故障率大幅下降。”
更关键的是,欧曼在动力技术路线上的多元化布局,让产品能精准适配不同场景,“真正做到‘场景选车’而非‘一刀切’”,张俊领说道。
这种场景化思维,正是欧曼新能源快速获得客户认可的关键。以此次交付六盘水的星翼车型为例,针对当地山区短途运输特点,欧曼定制化了动力输出与能耗控制:空车上坡、重载下坡的工况下,电耗优势显著;搭配双枪600A快充,30分钟即可完成20% - 80%充电,完全贴合中短途运输“高频次、短周转”的需求。“当产品能精准解决客户的运营痛点,市场自然会给出积极反馈。”张俊领说。
从可靠性到TCO
构建全维度产品优势
在重卡新能源赛道,“好用、省钱、舒适”是客户的核心诉求。张俊领认为,欧曼新能源重卡的优势,正体现在对这些诉求的深度满足上,形成了从产品性能到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全维度竞争力。
可靠性与能耗控制是欧曼的“硬名片”。张俊领以星翼纯电动重卡为例,其搭载的高效集成电驱系统最高效率达96%,高效区占比超90%,搭配自主开发的三电系统与场景化控制策略,整车综合工况能耗可控制在1.3kWh/km以内。“在六盘水这样的山区场景,一台星翼每天能比传统燃油车节省200多元能源成本,100台车一年就能省超700万元,这对物流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降本。”
舒适性则成为欧曼差异化竞争的另一亮点。“重卡司机长时间在车里作业,舒适性直接影响效率与留存率。”张俊领介绍,星翼驾驶室采用2490mm超宽设计,平地板布局让站立高度达1850mm,司机活动空间充足;高端气囊减震座椅支持多向调节,可选通风加热功能,再加上750mm通宽、最宽处880mm大卧铺与58.5dB(A)的超低车内噪声,“我们要打造的是‘移动的家’,让司机在高强度运输中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在服务与金融支持上,欧曼同样为客户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端,欧曼整合传统服务站与电池、动力模块厂家资源,对服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推出“一站式服务”——客户只需到欧曼服务站,即可解决所有维修保养问题,无需多头对接。
在金融端,欧曼联合北汽金融提供低利率厂家金融,同时与江苏金融租赁、平安等社会金融机构合作,“我们争取到国内最大的金融机构支持,就是为了降低客户购车门槛,让更多中小客户能用上新能源重卡”。
销售模式的灵活调整,也助力欧曼快速开拓市场。张俊领表示,欧曼采用“直销+分销”双模式:针对电厂、钢厂等大客户,通过直销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当政策引导转向TCO成本优势后,越来越多中小客户开始尝试新能源重卡,此时分销模式发挥作用,依托经销商的本地资源快速触达客户。“两种模式互补,让我们既能抓住大客户的批量订单,也能覆盖分散的中小客户需求。”
预判未来市场
三足鼎立与场景化决胜
谈及未来重卡市场格局,张俊领认为,短期内“油、气、电”三足鼎立的格局将持续,而长期来看,新能源的主导地位将逐步确立,“谁能更快响应场景需求、迭代技术,谁就能抢占先机”。
从区域市场分化来看,不同能源类型的重卡各有优势:西南、西北地区因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燃气重卡仍占主导;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燃油重卡需求稳定;而3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场景,纯电动重卡的优势已不可替代。“尤其是山区中短途运输,纯电动重卡在能耗上的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充电设施逐步完善,这个市场的增长空间还会更大。”
张俊领判断,未来重卡市场的竞争,将从“产品竞争”转向“场景化解决方案竞争”。“每个场景的工况差异太大,比如煤炭运输需要重载爬坡能力,快递运输看重时效与能耗,不可能用一款产品打天下。”他强调,欧曼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场景化研究,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工况数据收集、分析,为每类场景定制化标定车辆参数,“比如针对冷链运输,我们会优化空调能耗控制;针对工程运输,会强化车辆耐用性——这种‘一景一策’的能力,是欧曼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传统重卡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机遇,张俊领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传统品牌虽然起步稍晚,但在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客户基础上有深厚积累,“只要加大研发投入,快速迭代技术,传统品牌完全有能力在新能源赛道后来居上”。欧曼的目标,是凭借油气电全技术路线的综合实力,成为客户“全场景运输伙伴”,“无论客户选择哪种能源类型,欧曼都能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张俊领表示,欧曼将持续聚焦场景化创新,在技术研发、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上不断升级,“我们希望不仅是卖车,更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价值,推动整个重卡行业向绿色、高效、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