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着膝盖疼,仰头走又容易栽坑,所以说态度实在太重要。
技术是无国界的,称韩国人为“棒子”可以,但提国产车全面碾压韩系车,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伪命题,而是直接颠倒黑白了,其实政策高喊的弯道超车,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试图超越的对象更应该是韩系车,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压在我们头顶的大山,你只有超越了韩系车,才能进一步追赶日系车与德系车的步伐,至于一部分美系车以法系车,因为自裁而主动放弃了竞争权。
国产车等级分割过于明显,力帆华泰是国产车,吉利长城也是国产车,因为产业迅速膨胀使得品牌众多而且技术参差不齐,目前的国产车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这使得提及国产车一部分消费者主观情绪非常严重,上一个消费年代残留下的糟糕用户口碑,需要用下一个十年来弥补。
强者恒强,弱者渐弱,洗牌是必然情况,产能过剩时代留下来的产品问题将会让国产车经历第一波产业转型的考验,2000万需求量6000万产能规划的市场将会淘汰一部分落后企业。
而相比之下韩系车因为结构紧凑而且体系较好,所以说我们提及韩系车,品牌集结度非常高,不是现代就是起亚,两大品牌在全球的代表性也非常强,这个所谓的寸土之地上可是诞生了一个年销800万级的顶级汽车集团。
除了最表象的品牌认知差距之外,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销量问题,的确在国内市场,韩系车已经是被国产车踩在了脚下,以长城、吉利为例,这两家年过百万的企业销量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现代起亚,从国内品牌认知度角度上来说,韩系车已经开启了国内应急模式,因为销量已经被国产车追赶。
阶段性的复苏是现代起亚调整品牌战略以及车型规划之后的直接表现,很明显低价高配车型还是让消费者动了心,一部分车型的销量回暖,其实挽回了写不利局面,甚至开始超越一大部分国产车,缩小与主流国产车的差距,当然我说的仅仅是国内销量数据一方面。
那么技术呢?韩系车拥有全套的生产、设计、总装技术,从四驱系统到发动机,从变速箱到混动甚至氢能源,韩系车是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拥有绝对技术的车系,而这个车系的背后,离不开现代起亚的功劳。简单来说,韩系车的产业供应链条是非常完整的,现代集团掌控着韩国绝大多数的供应商,多个零配件都可以完成自给自足,而且在AT变速箱、DCT变速箱以及配套混动的变速箱都可以完成自升级进化。
非常简单的一点,国内一部分车企还在采购爱信、ZF甚至现代变速箱,但是现代却从不采购其他竞品的表现,原因很简单,他们能造的出来,而且还造得非常好。你听过有人说现代的变速箱大面积爆发质量问题吗?没有。
除此之外他们拥有自己的四驱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核心技术积累全面而且均衡,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不会被外企扼喉,这就是产业链的优势,我们自主品牌现在还没有产业链的优势,核心技术依然是博格华纳、格特拉克、爱信以及博世把控,这点的确突破瓶颈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