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官方账号
微信官方账号
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汽车人物头条账号

2018年中国车市关键词(下)——动力总成与新能源的革命!

  • 作者:
  • 来源:电车评论网
  • 时间:2019-01-05
  • 浏览:3245
 
        三缸机
 
        福特1.0T/1.5T、PSA1.2T、宝马1.5T、通用1.0T/1.3T、沃尔沃1.5T、本田1.0T……三缸发动机的普及,事实上与当年用1.8T、2.0T取代更大排量的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有着相似的路径。但相比消费者对于从六缸到四缸的宽容度,从四缸到三缸的进程却遭遇了更多的消费阻力。
 
 
        车企为何要开始大力推广三缸机?为了在占新车市场90%以上的传统车型上发掘潜力,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油耗与排放法规,基于“单缸燃烧效率优化”所获得的单缸排量正在成为发动机前进的方向,也因此在1.0-1.5L的发动机中,三缸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些因素并不在其关注之列。他们不一定了解动力总成新技术,相反对于缺乏认知的东西会更加关注其负面口碑。于是,抖动、油耗、可靠性,这些对于三缸发动机的偏见在舆论中被无限放大,甚至成为了三缸发动机的“原罪”。
 
 
        事实上,当车辆在设计、价格、品牌、配置等方面给到消费者足够高的满足感时,车头里面有几个缸对于消费者的选择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宝马X1换代后因为在空间上的巨大优势,已经在销量上甩开了奥迪Q3与奔驰GLA;缤瑞/缤越两款车型上市后迅速破万辆,成为细分市场的新标杆;全系三缸的英朗在遭遇了短暂的销量波动后,已经在下半年重新回到3万+俱乐部。这些例证足以说明,发动机缸数与销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车企要思考的问题是,消费者的不满,真的是来自于三缸发动机吗?
 
 
        当2.0T在如今的主流车型上都已经是“大排量”时,当1.4T、1.5T的发动机已经广泛装配在中型轿车及SUV上时,当全球发动机大奖中2.0L以下排量的获奖者已被三缸发动机包场时,与其让消费者“被迫”接受三缸,莫不如从技术传播到消费利益诉求上寻找与消费者之间的契合点,弱化甚至消除三缸机负面口碑带来的顾虑。这既是让车企达标的手段,更是引领下一波消费趋势的先机。
 
        电动化
 
        如果2018年还有哪个车企拒绝拥抱电动汽车,那它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尽管从总量来看,电动汽车的销量在中国整体车市中的占比,乐观估计三年内也不会超过10%的份额,但是由电动化发展、资本的大规模介入所引导的车辆在技术、制造、工艺上的革新,才是电动化背后的趋势。
 
 
        无人驾驶汽车的终极形态一定只能是电动汽车;将来的车联网、V2X想要真正实现,一定也只会在电动汽车上;机械零件的大大减少,让电动汽车形态与制造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而中国,是世界上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最积极的国家。
 
        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众多不同于以往粗制滥造的电动车。捷豹I-PACE、奔驰EQC、奥迪e-tron这些豪华品牌的电动车都将要或已经进入国内,荣威Marvel X这种面向主流市场,与外资品牌正面对抗的自主品牌电动车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们的作品终于开始逐一亮相,大众在华MEB工厂开始动工,特斯拉的临港工厂最快明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如同单反领头羊佳能和尼康纷纷在2018年推出了自己的全画幅无反相机,而这件事情曾在单反上郁郁不得志的索尼却早已布局了5年,过去的追赶者反而成为了新时代的标杆。技术的更迭不会因为你辉煌的过去,就顺理成章让你成为下一时代的王者。相反,深厚的积淀反而可能会变成沉重的包袱束缚前进。
 
        所以,当各大传统车企开始纷纷投放量产纯电动汽车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智能辅助驾驶、整车OTA上的领先,也意识到特斯拉的国产不是“狼来了”,而是真正的原子弹来了。相反,那些豪华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上,你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保守,因为他们还是希望消费者因为品牌去购买,而非电动化本身。
 
 
        所谓消费升级,有在原有基础上的消费升级,但更有前途的消费升级是在创造,创造之前没见过的东西,真正创造价值的正是未知型的消费。电动汽车是否能够真正取代传统汽车,取决于电动汽车做了多少传统汽车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电动汽车在传统汽车的特点上比之强了多少。而那些还在用着传统汽车的壳子造电动汽车,用传统汽车中的用户需求去考虑电动汽车,无异于是在用鸡蛋碰石头,拿自己的短板去硬碰硬。
 
        交付
 
        蔚来ES8今年万辆的交付量,不出意外应该能够完成了;另一边,威马今年万辆的任务却可能完不成了。而何小鹏与李斌的“万辆交付赌局”,似乎还在玩着文字游戏。但不管怎样,2018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们的交付元年,蔚来ES8、前途K50、威马EX5、小鹏G3……更多的普通消费者终于接触到了曾经PPT上的成果。
 
 
        很多人曾向《童济仁汽车评论》咨询,询问造车新势力的产品是否靠谱,但这个问题显然不会是判断题。比如单看蔚来ES8的硬件参数,即便与任何一台四五十万元的传统SUV相比也足够出色,但是蔚来ES8上市一年来的软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已经“多次发布”的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到如今仍然在“硬件领先”的前提下不能开通使用,选装价格倒是早早标好了。
 
        所以,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厂的产品究竟孰优孰劣?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传统整车厂在细节、流程、标准化、可靠性上显然更有优势,而造车新势力则在产品定位、配置布局、体验服务上更有想法,但由于是初涉领域,对于细节的关注也难免会有疏漏。比如蔚来第二款车型ES6在产品完成度与细节层面相较首款车型ES8就有所提高。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目前购买造车新势力产品的用户群大多还是属于“有钱、有好奇心”的尝鲜用户,它们真正想要走进大多数主流用户的备选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品牌积淀与用户疑虑打消。而且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造车新势力们越不利——2020年也许就是转折点。
 
        2019年,我们也许将陆续迎来零跑S01、理想智造ONE、爱驰U5、天际ME7等的交付。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只有交付才能产生现金流并拥有重资产,此时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才会有股权融资之外新的形式。让产品亮相是前奏,从生产制造到交付,也只是生存的第一步,未来两三年抢占窗口的竞争中,战略布局显然还需要继续谋划长远。即使是量产之后,营销、品牌、渠道建设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这场持久战里,资本的信任十分关键,它们要对造车新势力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同时,在已经把钱变成物的前提下,第二步如何将物变成钱,则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
 
        不管创始人是来源于互联网领域还是传统汽车领域,最终都要去深入了解另一个领域的规律,了解并践行的程度是决定造车新势力决定生死的重要门槛。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立即提交

观点排行榜

一周热点新闻

企业电话
18196532187
微信公众号

电车评论公众号

企业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