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官方账号
微信官方账号
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汽车人物头条账号

低调务实竺延风

  • 作者:杨俊锋
  • 来源:电车评论网
  • 时间:2022-05-18
  • 浏览:19953

18岁读大学,气风发;38岁任一汽集团“掌门人”,指点“江山”;54岁重返车界,接掌东风公司,壮心不已。

他就是竺延风,中国汽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上至庙堂,下至江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凡是名人,人们看到的总是他们风光的一面,却很少有人能够理性看待他们背后所承受的辛酸与痛苦。

竺延风也不例外。

图片

一,工程师

1953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专业技术人才汇集长春。他们克服严寒,艰苦奋战三年,终于在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卡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位来自浙江奉化的技术人员,告别江南后从此以塞北为家,以一汽为家,并在那里结婚生子。

1961年,竺延风就出生在这个“移民家庭”,他从小在白山黑水的东北长大,模样仍然是一个儒雅沉着的江南才子形象。

1979年,18岁的竺延风考上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他既是班长,也是团委干部,热爱组织活动。有一次班级野餐,他忙活了一夜剁馅做菜,第二天亲自给同学们包、煮饺子,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满足。

在浙大的四年,竺延风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更培养出他不求张扬、处事严谨的作风,也让他明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内在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更重要。

图片

1983年,竺延风回到一汽,从热电厂仪表车间的一名技术员做起。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唯有寂寞与他同行。竺延风并不是汽车专业出身,但他对汽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为了掌握汽车制造相关知识,他从头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渐渐对汽车构造和生产技术了然于胸。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制造汽车的技术就是“长期积累后的瞬间爆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耐得住寂寞,不浮躁才行。”

1988年,27岁的竺延风成为一汽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之一。

二,“一汽少帅”

1997年,36岁的竺延风成为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并于同年4月兼任一汽轿车总经理。

1998年,竺延风担任一汽集团总经理;1999年更上一层楼,升任一汽集团董事长,成为四大国有车企中最年轻的“掌门人”。

2007年12月,46岁的竺延风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此后步入仕途。

有人说,1999年到2008年,竺延风改变了一汽,也改变了中国汽车业的竞争格局。他到底对一汽做了什么?

图片


  • 改革重组

38岁的竺延风执掌一汽集团,看似风光,实则是临危受命、肩负重任。他没有说任何豪言壮语,依旧像当年在一汽车间里做的那样——默默无闻、埋头苦干。

1999年,国有企业十有六亏,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一汽集团虽然不亏损,1998年的利润是1.5亿元,但它作为一家特大型国企,这点利润显然不足以让十几万名职工过上好日子,这也不是“国之长子”该有的好成绩。

一汽集团同样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背负着过重的社会包袱等问题,减员增效、国企三年扭亏等必达目标也是摆在竺延风面前的一道坎,因为要实现这些太难了,可能会有一些阻碍和牺牲。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等,无不经受着重重压力,但是变则强不变则亡,忍一时之痛,总好过日夜煎熬。

图片

延风以“强势”、“行事大胆”的作风对一汽集团进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改革。

他把那些产能低下的工厂下放出去或关掉,分离移交“三供一业”,给那些靠着混乱配套体系发财的人断了财路,又停止以车抵债、赊销、外委外购等等举措……

竺延风狠抓产品质量,他亲自做检验员,甚至有人为此上中央告“御状”。但是竺延风知道,企业要发展,要改革成功就不能怕得罪人。

2000年,一汽集团的职能部门由47个改组为22个,减少岗位30%。同时,一汽还给员工增加了商业保险和大额保险,帮助189个困难户的子女上学。

这就是一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改革”,而且收效显著,一汽内部混乱多年的管理体系得到梳理,逐渐从机制陈旧的国企转变成强势的汽车集团,一汽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企业效益和员工福利也得到极大改善。

图片

2000年,一汽本部员工仅有147辆私家车,到2006年时,5.2万户职工家庭的购车数达到2.5万辆,平均每2户就拥有一辆汽车。

“让造车的人都能买得起车”,这是竺延风多年的夙愿,也是他坚守改革的动力。

  • 解放卡车

解放是一汽的根。

1987年,一汽自主研发的解放第二代产品CA141下线,成功实现第二次创业。之后又开发了第三代、第四代产品,实现了卡车生产柴油化和平头化的转变。

作为中重卡行业的领跑者,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解放卡车如何才能长盛不衰成为竺延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走合资之路还是继续保持自主?

图片

发动机是重卡的“心脏”,1999年竺延风就做出了一个关乎解放未来的决定:投入11个亿,在一汽锡柴基础上建立生产基地,与奥地利AVL合作开发大马力高端柴油机。

当年,一汽的预期年利润不过9亿元,这样的大投资必然存在巨大风险,许多人为此担心不已。在决定立项开发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竺延风立下“军令状”:

“这11个亿,是关系到一汽未来五年、十年战略走向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几万人饭碗的大工程。如果项目失败了,我立马辞职!并甘愿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全体职工给予的处分,包括蹲监狱!”

2003年1月,竺延风对中重型卡车核心业务进行重组,“一汽解放”从此独立出来,提高了发展活力。7月,一汽解放新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并于2005年投入运行。

图片

2004年,解放第五代重卡J5P“奥威”下线,市场为之一震;2007年,解放第六代重卡J6在长春新生产基地下线。解放J6的下线,标志着解放重卡无论是在研发还是制造水平上,都达到了全球顶尖的重卡水准。

这才使得解放卡车第五、六、七代产品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2021年,解放共销售整车近44万辆,中重卡销量全球“五连冠”、重卡销量全球“六连冠”、牵引车销量连续16年行业绝对领先。

多年前,竺延风的那个决定,为一汽解放奠定了长久的基业。

  • 一汽丰田

2001年前后,中国汽车的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闭门造车”带来的后果就像“闭关锁国”一样,只能换得一个落后的局面。

“国外最小的竞争对手都比一汽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更要走开放合作的道路,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提高自己,使一汽早日做大做强。”

2002年6月,一汽重组天汽,使一汽集团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产业集团,成为首个年产量突破50万辆的汽车产业集团。同时,一汽完成了对四川汽车的重组并购。

2002年8月,一汽与丰田全面展开合作,皇冠、花冠等系列车型开始制造,生产基地布局在东北长春、华北天津、西南四川,一张纵跨中国南北的“一汽地形图”被竺延风勾勒了出来。

图片

左手德国大众,右手日本丰田,一汽集团手牵两家世界汽车巨头后,它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的地位得以稳固,竺延风身为掌舵者,当不辱使命。

从现在来看,如果一汽当初没有联姻丰田,一汽如今的地位很难想象。

  • 红旗轿车

当然,合资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得到技术。

“合资合作所起到的效应,特别是自主开发实践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金子,更得到了挖金子的方法。”

相比上汽、东风、长安,一汽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因为“解放”和“红旗”生来就被赋予了民族的感情,所以一直被国人关注。

在解放品牌的发展上,竺延风处理得当,内外均有好评。而红旗品牌却一直步履维艰,这也使得竺延风受到许多公众的指责。

1981年,“红旗”因为油耗大、成本高、产量低被迫停产。从1958-1981年的23年间,红旗总共才生产了1540辆。

但此后,人们一直在期待“红旗”的“复活”。

图片

1996年,红旗轿车复产,在奥迪100的基础上改进的"小红旗"问世;1998年,依据林肯城市打造的“大红旗”诞生;2000年,参照奥迪200打造出来的红旗世纪星诞生。

2002年,竺延风定下“消化吸收再创新”做自主品牌的思路,他想通过此种方式来挽救这个寄托了几代人情感的汽车品牌。但是红旗的销量非常不理想,“红旗”在百姓心中尊贵的形象曾一度遭到了破坏。

2006年,竺延风推动“红旗”汽车重返高端品牌,以丰田MAJESTA平台打造的红旗盛世HQ3问世了。

2007年,红旗从一汽轿车中剥离出来,成立了一汽红旗事业部,并且将一汽红旗销售公司总部放在北京,坚定不移走豪华品牌路线。

图片

2021年红旗品牌的全年销量突破3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这就是一汽在自主研发的路上长期积累后的瞬间爆发,背后则是无数一汽人的呕心沥血和默默奉献。

三,暂时离别

2007年末,竺延风离开了工作24年的一汽集团。

他执掌一汽九年,给一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2006年一汽集团全年销售汽车116.6万辆,成为第一个销量破百万的汽车集团;2007年一汽集团产销143万辆,销售额1800亿元,再创一汽集团的新纪录。

图片

在离开时,竺延风曾这样说:

“在这9年中,我没有懈怠过每一天。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地做,该做的我没有耽误,不该做的我也没有盲目地去投入,现在有些看似我还没有做到的事情,那是因为时间还不到。我不会为了什么而去脱离客观实际,该打的基础我都已经打了,凡事都需一个过程,至于这个成果现在体现在哪里,这个其实并不是很重要,我也没什么遗憾。”

如今的一汽解放、一汽红旗神采飞扬,这都离不开竺延风当初的奠基和铺路,他甘愿做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竺延风未到“不惑之年”就掌舵一汽集团,曾遭来许多人的质疑,认为他没有能力担当重任。可事实证明,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没有辜负国家。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他该做的已经做了,至于褒贬毁损那是别人的事,由他们说吧。

图片

2015年5月,54岁的竺延风重返汽车行业,出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如今,沉寂归来的竺延风,仍在书写一个传奇汽车人物的故事!

下期再会。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烦请关注分享。)


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官方公开资料,旨在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弘扬汽车人物的正能量精神,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不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构成投资意见,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原创文章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立即提交

观点排行榜

一周热点新闻

企业电话
18196532187
微信公众号

电车评论公众号

企业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