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官方账号
微信官方账号
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汽车人物头条账号

破产重整!汉马!大运!红岩!产业链人人自危!

  • 作者:
  • 来源:电车评论网
  • 时间:2025-07-08
  • 浏览:7626

本文收录于《老杨评车》,作者:杨俊锋

面临长期亏损和较高的债务压力,已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破产重整无疑是一条“活路”。近几年,联合重卡、汉马科技、大运重卡、上汽红岩都走上了重整的道路。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重卡市场形势如此低迷的情况下,行业如何正确看待这种情况,企业如何正视自身,身在其中的合作伙伴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供应链上下游如何渡难关、强信心,这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汉马科技债转股和供应商的眼泪

时间回到2024年2月28日,汉马科技公告称,马鞍山法院已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

2024年12月11日,重整计划获得法院批准。

2024年12月31日,法院一纸裁定书宣告ST汉马及五家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自此,汉马科技公司及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这场“浩浩荡荡”的上市公司重整事件落下帷幕。

汉马科技2020年亏损4.91亿元,2021年亏损13.36亿元,2022年亏损14.66亿元,2023年亏损9.63亿元,2024年净利润1.57亿元。

这场由吉利商用车集团主导的重整,核心操作是“以资抵债”:通过处置子公司股权、土地及设备等资产,抵消了超过20亿元的债务。

风雨之后能否见彩虹?这要看运气。

重整之后,汉马科技几乎没什么声音了。前两天,汉马科技对外公布了销量:2025年6月整车销售1160辆;电动中重卡销量为973辆,同比增长135.59%;1—6月本年累计整车销售6225辆,同比增长55.47%。其中,电动中重卡1—6月本年累计销售4434辆,同比增长130.46%。

这点销量是难以维持庞大的公司体系运转的。现在的经营状况对拥有55年造车历史的老品牌是一个难过的坎,华菱、星马、汉马动力三大品牌是否能延续下去,还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但是,汉马科技的重整始末为其他类似境遇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有一点不同的是,汉马科技是上市公司,可以把账户里面的股份划转给债权人抵债,当时债转股的股价是每股8元,减持套现,赔钱卖出成为很多供应商的无奈选择。

从3月底企业证券公告上看,汉马科技股权结构非常复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是大股东,持股比例19.98%;汉马科技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44%;徽商银行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54%。

我们认为,汉马科技目前除了缺钱之外,缺得更多的是大股东发展汉马科技以及华菱、星马、汉马动力三大品牌的决心,以及当地政府对本地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

回头看,汉马科技是重整完成了,如果曾经的马鞍山当地的汽车企业名片沦为一个生产基地,失去了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这样的拯救,是不是缺少了意义呢?


大运重卡曾经很坚挺,

民营车企最后狂舞的缩影

大运重卡常年占据重卡销量排行榜第六的位置,一度成为好评的对象。谁知销量和利润相比,利润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指标。

2024年7月,大运汽车出现工资延迟发放情况。

2024年10月,大运汽车被爆陷入资金危机,旗下远航汽车表示公司处于重组状态,大运汽车迎来了最大的经营危机。

2024年11月14日,法院裁定受理由江苏凯迅达高铁传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交的大运汽车及旗下的湖北大运和成都大运重整申请,并指定大运汽车重整清算组担任大运汽车等三家公司管理人。

法院当时表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大运三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90.18亿,合并负债总额为66.79亿。目前,大运汽车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多数员工放假,生产经营已陷入停滞,已经有部分债权人对大运汽车提起诉讼并申请保全。

大运汽车2024年11月22日发布重整声明称,大运汽车重整管理人已对接了多家投资机构商洽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运有序重整。

2025年1月,大运汽车重整管理人对外发布筹备债委会方案,并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2025年4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表决通过了《部分财产处置方案报告》。关键词为:以车抵债!

目前,大运汽车的部分生产线已恢复。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大运汽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42亿元、101.99亿元、96.76亿元;同期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48亿元、6.48亿元、4.50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78亿元。

2025年以来,大运重卡已经从中汽协前十排行榜单上消失了。

大运重卡的兴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在一众央企国企围猎之下,民营企业在卡车行业生存的艰难。大运重卡靠市场红利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是市场瞬息万变,无论在战略规划、研发创新、核心人才等方面,缺少实力和运气,所有的矛盾夹杂在一起,最终落得个重整的困境。

何时恢复元气?


曾经响当当的红岩和转身之后的落寞

2025年7月1日,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被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动力新科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的债权人重庆安吉红岩物流有限公司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上汽红岩破产重整。

理由是上汽红岩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严重资不抵债但仍具备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行性。

不过,上汽红岩是否被裁定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上汽红岩能否成功重整存在不确定性。

重庆安吉红岩物流有限公司是什么样的债权人?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大股东,背后是上汽集团。归根结底,是上汽集团内部的事情。所以,想必上汽红岩被申请重整是上汽集团主导推动的。

上汽红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其前身为四川汽车制造厂,是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下诞生的。1983年,为发展重型汽车工业、引入奥地利斯太尔公司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重型汽车联营公司成立。后经历多次重组,逐步分拆为中国重汽(济南)、陕汽、红岩三家独立企业。

提及此,就说明上汽红岩的历史地位还是在那里放着的。

2007年,红岩与上汽集团、意大利依维柯商用车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从此,红岩进入了上汽时代。

2021年,上汽集团旗下动力新科,通过资产并购重组同时发行股份募资方式,以估值32.03亿元,将上汽红岩100%股权收购,纳入上市公司体系。

之后,上汽红岩就走上了一条跃升、下降的波折之路。

销量方面,上汽红岩2020年销量突破8万辆,2021年销量6.3万辆,2022年销量1.31万辆,2023年销量1万辆,2024年销量仅5511辆,2025年半年销量已无数据可查。

利润方面,上汽红岩在2022年-2024年大幅亏损,净利润亏损依次为16.95亿元、24.41亿元、21.9亿元。

动力新科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汽红岩其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为28.92亿元,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超过流动资产合计金额为37.73亿元。

面对困难,上汽红岩也并非坐以待毙,而且积极采取自救行动。

2024年3月,动力新科同意上汽红岩与120家经销商实施债权重组并签订债权重组协议,涉及的债权金额不超过 12 亿元,预计折让后债权金额 5.7亿元。

2024年12月31日前,部分经销商已以现款/承兑/转款方式,向上汽红岩支付约定的折让后的款项本金共2.6亿元。

但是,窟窿太大,已无法填补,多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才导致今日之重整。重整过程中,会有产业链上的大批债权人伤心和哭泣,对于有红岩情怀的人而言,仍希望他能“站起来”!

上汽红岩的官微更新停在了2024年8月5日,近乎一年。


结语

这几家的重整似乎都可以总结为:“欠钱的打折还,要钱的打折给。”如此而已!又何其悲哉!此时此刻此景的合同成为一张缺乏契约精神的白纸!

企业破产重整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和勇气。汉马科技、大运重卡、上汽红岩还有重新开始的可能吗?对于几大厂家的破产重整,业内存在着复杂的声音,有叹息的、有取乐的、有看笑话的,更多的想必是对产业链上下游健康发展的担忧。

厂家倒了,背后是百家千家供应商、合作伙伴;他们的资金链断了,他们的供应商就会陷入资金困境,也就更难了。现在的下游是没有地位的,没有话语权的,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为什么联合重卡能顺利完成重组?当地给力,股东也给力。中集愿意放,奇瑞可以接。还有当地银行的资金支持。

对比想一想,汉马科技缺钱、大运重卡缺钱、上汽红岩缺钱,难道股东都掏不出来了吗?当地银行也掏不出来了吗?谁又知道呢?把风险向外转移,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这样一对比,似乎联合重卡的重整更具参考借鉴意义。

别埋怨,也别气馁,重整旗鼓待明朝!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发表留言

姓名:
手机号:
立即提交

观点排行榜

一周热点新闻

企业电话
18196532187
微信公众号

电车评论公众号

企业微信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