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2月销售33.3万辆,渗透率再创新高,达到19.2%,保持在去年下半年的整体水平。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贡献绝大部分增量,2月销量增长202.8%,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大幅增加,增幅238.1%。
轿车和SUV是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品种,占比共计95.9%。半挂牵引车增速最快,增幅超过20倍。MPV是唯一下滑的新能源车型。
由于新能源市场的爆发,锂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2021年呈现出比新能源整车销售更为迅猛的增长。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是2021年初的数倍。然而除锂之外,镍、钴等资源价格也纷纷上扬,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当前动力电池价格占整车成本近一半。让电池生产企业和主机厂不堪重负。同时,2022年的新能源补贴退坡,使各企业的成本压力集中爆发,各企业陆续提升产品售价。目前从原料市场看,尚无有力的利好因素缓解价格暴增。
受到俄乌冲突升级的影响,青山控股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遭到了投机资本的恶意逼空,镍价两天内从29246美元上涨至101365美元。导致LME三十年来首次暂停交易,行业陷入混乱。中国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硫酸镍生产商已经停止报价,据摩根士丹利估计,镍价飞涨将导致一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加1000美元。
本期的研究报告,我们就电池的结构、生产模式、成本分布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哪些原材料是电池的成本核心,以及哪些原材料影响了当前的电池价格。并按电池技术的未来的几个技术方向,对未来电池原材料的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电池原材料供需矛盾凸显,全产业链价格飞涨的情况下,国家机关及时发布积极信息,将会推动国内电池关键原材料的资源开发,并打击当前原材料领域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价格疯涨趋势有望得到有力的遏制。
在原材料价格暴涨的环境下,摩卡DHT-PHEV公布了指导价格。在电池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下,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不仅远高于摩卡燃油产品,甚至进入了特斯拉纯电爆款SUV车型Mode lY的价格区间。
随着其他各新能源车型陆续大幅提价,电池原材料供需矛盾引发的价格暴涨,终于还是传导到了下游零售端。
尽管新能源产品成本压力加大。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产业链上游没有跟上终端市场的爆发式发展。在上个月,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就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申请,要求其批准该公司部署一款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踏板的自动驾驶汽车。基于美国交通部的工作精神,要确保汽车的安全标准能够跟得上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系统的快速发展。于是NHTSA调整了安全规则,同意车企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不配置手动操控系统。
与美国整车的积极推动一样,我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海南省政府发布文件要求:2022年实现海南市县乡镇充电桩100%的覆盖,不仅明确各地区的总量目标,还对住宅小区、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各类场所的充电设施布置提出了专门的要求。为2030年停止销售燃油汽车奠定基础。
公安部发布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第163号令)将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2版《办法》为了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最低超速扣分标准提升到了20%以内,若在限速120千米每小时的路段跑到了144km/h,车主也不会受到扣分的处罚。
与此同时,大部分新能源车主认知的高速公路续航最优速度是90-100km/h,两者的差距拉大至40-50km/h。这个速度差与市内行驶的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相对速度相似,严重影响行驶安全,新能源车的高速化势在必行。
3、4月份是市场周期性的恢复期。随着气温升高,各地的新能源产品走出低温带来的性能下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需求恢复。由于电池原产料价格的持续飞涨,企业纷纷提价,部分车型停供,市场供给趋于减弱。4月是春季踏青高峰,同时超限速20%将不扣分不罚款,使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问题更加突出,有集中形成负面口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