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车企可能在海外名利双收,消费者买得爽,车企也卖得爽,但同一款车来到国内可能日子就过得紧巴巴了。是因为车不好吗?那倒不是,很难想象在今天还有车企敢随便拿一台烂车来糊弄消费者。这些车不是不好,可能仅仅是因为不符合消费者的口味罢了。其实我们从今年J.D.Power发布的几份报告就能发现,不同的车企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真的不一样。
品牌忠诚度衡量的是消费者长期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指标,在人均汽车保有量极高的美国市场,买台车开几年就换已经成为生活日常,能反复购买某一个品牌的产品自然也能说明美国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认可度较高。
根据今年J.D.Power发布的忠诚度报告,斯巴鲁和雷克萨斯分别成为主流品牌和豪华品牌的第一,日系车大获全胜。在美国,斯巴鲁也是一个情怀品牌,受众也依然以喜欢机械的粉丝居多,而雷克萨斯作为出身在美国的日本品牌,自然也更懂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两个品牌排在忠诚度前列并没有啥好奇怪的。
不过我们却并没有在主流产品的前十位里找到占据中国车市小半江山的大众品牌(排名11)和粉丝众多的马自达(排名12),而在国内情况不怎么理想的起亚(排名第6)和Jeep(排名第10)则进入了榜单,通用系也只有雪佛兰(排名第七)一家而已。但在国内市场,日系车虽然同样出众,但大众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0%,上汽通用的销量也仅次于南北大众。
客观来说,品牌忠诚度与销量并没有必然联系,只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但如果对比中美两国消费者在汽车品牌忠诚度上的不同,可以看到一些车企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
只看国内的大众和放眼全球的日系
曾看到有网友评论:在汽车文化更为成熟的美国,大众都没啥人买,只有咱国内这群人把大众当个宝。这句话我并不完全认同,相对日系车,同为外来者的大众在美国市场卖得确实没
在油价相对便宜的美国,部分消费者更青睐大排量自吸产品。但是出身德国的大众在动力上不得不考虑欧洲的排放标准,小排量涡轮和混动系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大众汽车的主要市场在排放标准更严、油价也更贵的国内市场,新车研发初期还是更优先考虑国内的消费者,甚至可以说每款车型都推出了为国内消费者量身打造的产品,譬如上汽大众的途铠、帕萨特在引进国内后都经过了改良。
而像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品牌,本身就以美国和日本本土市场为中心,在前期技术研发时就多以更稳定的自吸为主,丰田一直使用2.0L、2.5L发动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反之,通用近年来也逐渐将战略重心从美国本土转移到国内,多推出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来满足国内市场的排放法规。
所以说大众最了解国人,不如说大众最适合国人,最重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通用也顺应着市场节奏主攻中国市场。而丰田、本田则是放眼全球,将中国市场的需求放到全球市场中。我们很难说两者谁对中国市场更好,但这无疑能让消费者选到合适的车。
还是有糊弄国人的“全球品牌”
在美国市场如日中天的韩系车在国内跌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态度。今年J.D.Power年中发布的2019美国消费者质量口碑中,起亚、捷恩斯、现代包揽前三,而在国内,现代起亚的市场份额早已被上下压缩,日子过得有点紧张。
海外产品来到国内减配早已不是秘密。比如,前款宝马3系针对美国法规以及专业碰撞测评机构IIHS推出了特定改良的“美版宝马”,而国内的宝马3系却没有相应的改良。但减配做得最厉害的还是起亚,曾经的K2减配事件闹得也是沸沸扬扬。
起亚在美国市场始终高居J.D.Power近几年发布的一系列红榜中,但来到国内却大量减配。新傲跑换了整套动力总成,老智跑以及KX5更直接卸下了某些关键安全设备…公正的讲,起亚车的可靠性不输同级的日系,但如果J.D.Power发布一份国内品牌忠诚度排名,我相信起亚的名次肯定没有在美国那么好。
起亚只是一个典型,几乎所有国外品牌甚至某些豪华品牌进入国内都想着在还未完善的国内安全法规里钻成本的孔子,但想在国内2800万级的汽车消费市场里分蛋糕,是不是多少得要点脸?确实是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但咱老百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要最好的而不是次品。
从美国汽车品牌忠诚度排行,看不同车企对国内市场的态度
写在最后
这么多年过来了,无论车企们对国内市场的态度怎么改变,马太效应已经出现,懊悔已经来不及了。口碑好的车企,日系德系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一些美系以及自主品牌也在努力。而一些曾经在国内呼风唤雨的车企则似乎被挤压到了边缘,但仔细看看,这些被挤到一旁的车企前几年似乎对消费者都不太够意思。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亡羊补牢,犯了错就要改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我始终认为汽车市场百花齐放的山坡要比一个颜色的花圃好看得多。随着国内法规的逐渐完善以及国内消费者口味的逐渐变高,我相信所有进入国内市场的车企都会真正懂得“消费者才是上帝”这个简单的市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