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中国各大客车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各企业在研发方面有何成果?在此,慧眼整理了宇通、金龙、中通、安凯、亚星五家企业报告中与研发相关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研发投入:
2021年,宇通客车研发支出共15.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2%,同比增长0.56%。
研发人员:
2021年,宇通客车共有研发人员3754人,占员工总数的23.85%。其中在学历方面,博士34人,硕士674人,本科2662人,专科263人,高中及以下121人。
研发成果:
自动驾驶技术 重点突破多任务深度学习网络感知技术、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的新一代决策技术、计算平台一体化嵌入式设计、 信息安全、预期功能安全、高精度动态地图与北斗卫星融合定位和故障诊断处理七项关键技术,持续提升客车自动驾驶能力。 车联网技术 终端方面,公司构建SOA软件平台,建立涵盖4G/5G通信的网联终端系列,覆盖新能源车、传统车、自动驾驶车的监控与应用。 云端方面,构建以SaaS化应用商城、数据开放平台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开发能力;面向海外市场,构建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扩展海外新能源车OTA 升级能力,实现海外整车产品竞争力提升。 智能网联云平台技术 构建云平台软件技术底座,夯实云平台在设备接入、计算、存储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品化交付能力。研发车云通信网关,向下为海量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网联通信能力和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能力;持续完善业务中台、视频平台、监控平台等产品化功能,通过标准化API和微服务技术,向上为智能网联SaaS应用提供灵活可靠的数据服务;基于研发运维一体化的现代软件交付理念,自主研发云平台工具链产品和运维交付系统,支撑公司智能网联业务的快速交付和稳定运行。 多场景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方面,开发了基于实际道路数据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燃料电池整车余热利用等技术,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工况适应性和经济性;开发了面向客车用的高适应性高效燃料电池系统和高集成度轻量化车载氢系统,大幅提高燃料电池系统输出功率、效率和氢瓶储氢密度;开发了氢系统全时域监控、基于大数据的故障预警、燃料电池系统健康度评估等技术,提高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试验能力建设方面,建设了燃料电池试验室,具备整车、动力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三级测试能力,有效支撑了产品和技术研发。 安全可靠电控系统 开发电子保险杠系统,实现了车辆碰撞事故检测及安全控制;开发整车控制器OTA技术,满足了车辆软件快速迭代需求;建成整车及零部件 EMC半电波暗室,提升了整车及电子类零部件研发验证效率;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驾驶行为分析与预警系统,提升了车辆运行安全性。 电机系统 开发电机系统健康状态检测、输出功率偏差估算、低压双电源备份等安全技术并实现批量应用,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开发了第三代集成控制器全系列产品并实现批量应用,控制器功率密度相比第二代集成控制器提升30%;完成客车SiC集成控制器和高速油冷电机预研开发,进一步提升电机系统功率密度。 动力电池集成与管理 开发了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多层级安全保护。完成电池热管理液流循环系统平台化整合,显著减少配置状态与管路复杂度;完成电池热管理低位加液技术开发与应用,大幅提升了维修保护的方便性。开发了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的电池安全寿命智能管理系统,进一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电池安全性。通过开展电池系统电气匹配性研究,开发了全新短路主动保护装置,实现了电池系统全范围过电流保护,提升了整车安全性。基于大数据和定时唤醒的电池智能均衡技术,提升了电池的一致性。开发了客车无线电池管理技术,消除电池系统内90%的低压线束,实现了电池系统无线管理。 安全技术 提出了“安全五部曲”设计理念,研究并推广应用电子后视镜、危险预警2.0系统、车道居中控制系统、新能源客车全方位碰撞防护系统、智能防遗忘系统等新技术。其中车道居中控制系统可在60~100km/h车速下自主控制车辆沿车道中线行驶。 节能技术 完成了发动机二代热管理系统、电控硅油热管理系统、蓝芯智能节油系统三代、动力匹配优化、整车低风阻、智能空调等关键节能技术的自主开发,相比 2020年,总体实现整车油耗降低3%-5%。 舒适技术 开发了动力及传动系统振动控制技术、主动悬架系统、车内健康管理平台等多项新技术,其中车内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实现8min车内空气换新、1h内PM2.5净化率99.8%、细菌净化率98%。
研发投入:
2021年,金龙集团研发支出共6.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7%,同比增长2.45%。
研发人员: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629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14.29%。其中,博士7人、硕士142人、本科1370人、专科98人、高中及以下12人。
研发成果:
传统客车技术研究和提升 推进“国六”车辆监控管理平台、国产电子制动系统、公路车空气悬架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了基于C级路面激励的客车骨架振动疲劳可靠性研究、公交车身表面污染研究等技术研究。开展了智能座舱技术研究,提高整车智能化水平。 新产品开发 完成新能源智慧公交产品、海外高端新能源公交产品、捷冠5代车型、超轻地铁巴士等车型的开发,商用车产品上,完成氢燃料牵引车、疫苗冷链运输车、水罐消防车等车型开发。 线控底盘技术 公司自主研发的线控技术在行业内首次批量应用于L4级智能驾驶车辆,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电动控制技术 进一步深化自主整车控制器VCU的控制策略,完成了32位整车控制器的量产,实现了整车控制器与车身仪表控制器的集成开发与小批量应用,完成了新一代新能源控制系统“易驱5.0”的开发与量产。 动力系统技术 整车通过大数据对纯电车辆运营电机工作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步对电机常用工作点进行重点优化;通过分布式驱动总成开发及在整车上的匹配应用,在降低整车整备重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整车电耗;对轮边电机动力系统方案进行整车匹配集成开发,对整车控制器策略进行了研究,完成了整车控制器的自主开发;进一步预研开发平行轴式电驱桥。 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及整车集成技术 开发与优化完善燃料电池整车控制策略,开发燃料电池客车与货车控制架构;研究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掌握电堆和关键部件的匹配选型与控制技术,自主开发了集成整车控制器、氢管理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燃料电池控制器于一体的业内独有的燃料电池域控制器,完成首款120kW系统样机的开发和调试。目前已完成8.5米、10.5 米、12米公交,11米公路,18吨环卫,31吨自卸,49吨牵引车等氢燃料产品开发。完成燃料电池控制策略优化,降低氢耗。 智能网联技术 研发OTA远程升级技术、中央数据管理系统、车联网V2X网络信任支撑技术,完成智能网联系统仿真平台搭建,提升了研发效率。 自动驾驶技术 研发可量产化融合感知技术、融合定位技术、车辆智能决策规划技术、低成本高精度地图采集技术、车辆控制技术,具备从2米~12米不同车辆高安全高可靠的控制技术。 智慧公交系统研究 智慧公交系统实现公交车的远程监控,提高车辆的全方位多方面监管,提高车辆运营安全。 客车轻量化技术 重点针对高强钢、铝合金以及复材的发展应用;研究新成型、连接工艺应用,提高多材料结构的可靠性;提升常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深入多目标、多学科优化技术开展;督促各个专业开展相关零部件库、设计规范以及材料库的构建、维护。开展碳纤维多材料复合车身开发,实现轻量化2t以上。 新能源公路客车被动安全性优化技术 对新能源公路客车车身骨架前部结构进行正面摆锤撞击测试、正面A柱撞击测试碰撞仿真试验,主要考察客车前部结构的被动安全性能,对客车驾驶区乘员安全性及前部结构强度进行全面评价。 轻客物流集成电驱平台设计 设计开发涵盖4.5~5.3m车长、1.1~1.5T载货质量的多种运营场景的物流车型集成电驱平台技术,对电池、电驱及电控系统进行模块化与集成化研发。 整车域控制系统研究 完成了理论设计到软硬件研制到样车联调到产品批量应用的落地,解决了整车空间布置紧凑需求、产品功能归类优化等问题,推动了车载电子电器架构的发展,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整车电控成本。 碳化硅SiC电机控制系统技术 将车用SiC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提升至22.05kW/L、系统效率大于85%的区域超过 89%,实现系统性能和整车能量利用率的提升,构建自主的SiC电机驱动技术创新平台。 超薄电池标准箱创新研究 面向大中客各米段低入口低地板车型,超薄电池系统的电量梯度可满足市场上各米段大中客车型主流电量配置要求,可灵活布置在整车前后桥之间、后舱及顶置,有效降低整车重心,优化整车结构,提升驾驶稳定性。 国产晶圆IGBT模块研究和应用 完成了国产晶圆IGBT模块的应用开发,通过整机应力测试、驱动系统测试和整车可靠性测试试验。 短轴6米考斯特白车身研发项目 短轴6米考斯特白车身研发项目,开拓中型客车市场,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能力。 大海狮改型(H6)设计与开发项目 完成H6-A新造型样车和麦弗逊悬架试制样车一台。通过研发长头宽体轻客白车身平台,可满足市场对欧系宽体车型需求,完善轻客车身的族谱规划。
研发投入:
2021年,安凯客车研发支出共0.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8%,同比下滑21.88%。
研发人员:
截2021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74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12.23%,人数同比下滑20.58%。其中,硕士及以上20人、本科223人、专科28人、大专以下3人。
研发成果:
新一代E9纯电动城市客车研发 新一代E9纯电动城市客车是公司基于自主系统开发的第7代纯电动客车平台。目前10.5米及12米车型已实现批量化销售。 宽温域长寿命燃料电池公交车整车研发 目前,宽温域长寿命燃料电池公交车产品已在安徽六安等部分地区进行小批量示范运营。 智能驾驶公交客车研发 目前,智能驾驶公交客车已在深圳、武汉、天津、合肥等多地投入试运行,并已出口日本,将进一步加速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驱动电机研发及应用 已实现生产和销售超6000余台,实现了电驱动系统的最优化配置,电驱动系统产品和产业化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研发投入:
2021年,中通客车研发支出共3.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33%,同比增长24.95%。
研发人员:
截2021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50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11.6%,人数同比增长7.91%。其中,硕士及以上106人、本科270人、专科及以下74人。
研发成果:
节能技术 公司综合运用整车热管理技术、动力系统优化匹配技术、轻量化技术、空气动力学、制动能量回收等新技术,实现整车能耗降低,整车能耗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安全技术 公司研发并综合利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油门误踩防护系统、碰撞缓解制动系统、360度环视预警系统、碰撞吸能系统等多种主被动安全技术,大幅提升整车安全性。建立集成式和独立式液冷电池控制策略,解决电池高温问题;实现了动力电池24h监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可靠性技术 公司对关键节点实施质量门控制,对关键部件优选国际一流供应商,实施可靠性设计,产品和零部件经过可靠性试验验证通过后方可投向市场,确保产品可靠性居行业领先水平。 舒适性技术 公司聘请国际一流专家,从震动与噪声、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人机工程学等多方面提升产品的驾乘舒适性。 环境健康技术 公司通过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升、对可触摸材料进行防菌抑菌、加强在抗电磁干扰等事关驾乘人员身心健康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使得车内空气质量及电磁环境明显提升,车内刺激性气味消除,甲醛含量大幅低于国家标准,车内电器零部件辐射骚扰水平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研发投入:
2021年,亚星客车研发支出共0.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4%,同比增长11.76%。
研发人员:
截2021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53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16.22%。其中,硕士32人、本科145人、专科45人、高中及以下31人。
研发成果:
公交产品开发 新公交平台聚焦公交市场开发,通过集成化、新内外饰开发、动力匹配优化、性能仿真分和节能技术开发、多重技术组合降耗、为客户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高端旅游客车开发 高端旅游客车开发围绕安全可靠、驾乘舒适、节能高效、美观精致等客户需求、围绕安全可靠、驾乘舒适、节能高效、精细化四个目标开发设计,实施技术提升、工艺提升、质量提升三个维度提升产品品质。 燃料电池研发 完成燃料电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验收,项目成果“多目标寻优”、“能量智能分配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成功应用,为推动燃料电池客车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网联技术研发 在客车智能驾驶、辅助驾驶、车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领域分别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为智能网联客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