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新能源的商业故事似乎一直很好讲,大资本在不断涌入,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一片火热。
但近日新能源行业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首先是老牌新能源企业阳光电源发布了一份令市场失望的2021年年报,使得市值跌破千亿。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公司,像宁德时代的市值便跌破了万亿元规模。
这样的事件是否意味着新能源行业不再吃香?当然不是。
从长期看,新能源行业依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点毋庸置疑。但阳光电源受限于自身业务,去年业绩增长不理想,影响自身市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本文将试着解决以下3个问题:
阳光电源主营业务是什么?
阳光电源的发展逻辑?
面对困境,阳光电影将如何做?
01:全球第二:低调新能源巨头
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概念非常宽泛的产业,涵盖光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诸多领域。
据了解,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别看前面说的业务一堆,但阳光电源的主要产品就是光伏逆变器。在该领域,阳光电源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华为,说它是一家低调的新能源巨头确实不过分。
光伏逆变器一端连接光伏,一端连接电网和储能,在光伏产业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在单个光伏系统中占据8-10%的成本。
可以看到,光伏逆变器是光伏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结构件,作为该领域数一数二的巨头,凭借着光伏产业发展的东风,阳光电源获益匪浅。
02:农村出身的安徽首富
一家成功企业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创始人。
阳光电源创始人曹仁贤出生在浙江杭州的农村家庭,在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可再生资源发电。
1997年,刚结婚不久的曹仁贤辞职下海创业,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便是他的工作室,这也是阳光电源的起点。
在九十年代,我国的新能源行业还在萌芽期,所以这时候入行其实风险还是蛮大的,当然收益也会相当丰厚。
刚开始那几年,阳光电源的发展很是艰难,基本靠着零星的项目熬着。但曹仁贤坚信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所以持续开发光伏和风能逆变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光伏产业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期,这个时候不仅诞生了诸多行业巨头,尽管一些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轰然倒塌,但切切实实富了一批人。
乘着行业发展东风,率先展开布局的阳光电源受益匪浅,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先发优势,叠加行业利好,便是阳光电源发展壮大的基本逻辑。
而随着阳光电源的迅速发展,创始人曹仁贤的身家也越来越多。根据2021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曹仁贤以650亿的身家成为安徽首富。
03:积极拓展新业务
事实上,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阳光电源也并非拘泥于光伏逆变器这一单品,还拓展了其他业务。
2013年,阳光电源开始涉足电站开发业务。不到十年时间,电站业务便成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公开资料显示,阳光电源开发的电站遍布东南亚、澳洲、南美等地区。
当然,电站开发业务虽然贡献了不少收入,但由于成本高、利润低,阳光电源赚的钱反而不多,只能说是一些辛苦钱。
2019年至2021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分别为130.03亿、192.86亿、241.37亿,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12亿、19.76亿、17.04亿。
可以看到,虽然随着电站业务的壮大,阳光电源的营收在增长,但净利反而是下降了的。
净利下降,反映到市场上,便是市值下降。要知道阳光电源的市值曾超2500亿,但截至发稿前已经跌破千亿,为957.67亿元。
其实,将阳光电源的各业务拎出来看,表现都是不差的。
核心业务光伏逆变器营收增长20.44%,市占率超三分之一;电站开发业务同比增长17.65%,在全球光伏开发商中其开发新建电站位居第一。
这样的表现堪称亮眼,之所以市值会下降,不是因为阳光电源的业务没做好,而是它的核心业务开始变得不那么受市场追捧了。
直白的说,市场认为逆变器和电站开发的前景没那么好。当然,事实是不是这样还不好说。
可能阳光电源也意识到了自身业务的局限,所以近两年在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比如在储能业务方面,阳光电源就耗费了不少物力财力。
当前,储能业务受到市场看好,而且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储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境,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从这方面看,阳光电源发力储能业务,是个不错的战略。
当然,阳光能源未来发展如何,还有待实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