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整体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32万台,同比上涨幅度44.3%,环比上涨幅度31.1%,单月销量大涨带动上半年疲软的车市,但这一波强势拉涨并没有对行业起到正面刺激作用,在国六国五强势切换之际,虽然销量呈现上涨姿态,但我更认为这是昙花一现,6月小阳春,可以说透支了车企以及联动体系未来两三个月的精力。
尤其是战略合作伙伴经销商,他们用自身的利润替厂家扛下了这波“假阳春”带来的负面危机。
主流车企销量大涨明显,大众、通用等企业在6月份拉回了跌回的销量,不少车型销量逆势而上,原因是过去几个月这些品牌库存系数居高不下,较高的库存指数与疲软的车市形成反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厂家使用批发量来粉饰销量不济的事实,大量占用经销商体系现金流来堆砌批发量,累计数千家经销商流动资金被库存车压紧无法变现。
这使得在国六突然宣布落地之后不得不开启去库存模式,不少经销商对待国六态度以及办法大有不同,一部分车企愿意与经销共同承担亏损,而一部分车企则反向加大库存力度,继续加大库存车力度减轻自身压力。传统销售环节经销商需要提供大量的现金流来满足基本运营,但库存已经成为常态,企业变相占用民间资本来减轻自我压力并不少。
这一畸形销售形态在国六落地之前丑态百出,为了去库存经销商一度给出“近乎腰斩”的销售政策刺激消费,以某自主品牌来说,曾经指导价12万的产品,国六前夜甚至给出7万余的终端销售价格来清理库存,但即便如此仍然鲜有人购买,行业大环境都在促,拼的是经销商实力,谁背后资本力量更强谁才能扛到最后,进而在国六洗牌之际获得一席之地。
车企补贴经销商的品牌能够更好的与战略伙伴共渡难关,卖一台亏一台的幅度能缩小,某国产品牌给经销商是卖一台车补贴3000元的优惠,适当的减小了一部分经销商压力,当然仅仅是单方面减少,还是无法扭转亏损现状。
合资车方面去库存同样非常明显,以上汽大众为例,大量的途观(丝绸之路)库存车流向二级市场,分销商在层层加价的基础上最后尚且给出15万的落地包牌价,从车辆源头经销商处分析,足以分析出上汽大众经销商困苦的运营现状。
国六的切换最受伤的是经销商,作为零散的民间投资资本,经销商处于车市末梢位置,任何震荡在末梢都会放大到极致,如果没有稳定的资本输入输出,经销商是很难度过国六难关,在未来几个月之后,经销商的洗牌将会再次开始,背靠集团的经销商尚且可以渡过难关,但单店体系的经销商一定将会独木难支。
庞大顶不住,只是经销商体系洗牌的开始,而6月的这波“假阳春”,经销商可以说叫苦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