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遭遇了28年来的首个销量下跌年份后,车市不咸不淡的走势让人颇为担心——但是很快,政策“红包”就又来了。
1月29日,发改委等十个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的通知,其中包含了有关汽车的一些消费促进政策,被认为是车市开年以来的第一个利好。
车市又要开始火爆了?
就当前而言,还真说不好。
刺激力度逊于预期
算上2009年和2015年的两次“汽车下乡”政策的话,这次推出的相关政策算是“3.0版本”了,里面涉及了放宽皮卡进城、发展二手车市场以及优化限购等多个内容,但这些均属指导性的意见,落地的话不是一两天的事儿,而从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补贴情况来看,力度明显比前两次要弱了很多。
比如《方案》中对于淘汰老旧柴油车、推广新能源汽车等,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时要“适度予以倾斜支持”,这里的“适度”就表明了这不是一次大鸣大放的刺激。
《方案》中也提到了农村汽车市场,也就是“汽车下乡”,但这次并不是直接安排购置税补贴了,而是“有条件的地方,对于农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1.6L以下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带动农村汽车消费”。
注意这段话中的两个重点——“有条件的地方”“适当补贴”,意思就是说中央不会安排资金补贴了,各个地方政府如果有钱就掏钱补贴,没钱拉倒。
这就跟前两次政策撒下的红包雨不可同日而语了。
2009年的那次“汽车下乡”,购买相关车型国家提供一次性财政补贴,即便是2015年的那次政策红包,也有1.6L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征收的实惠。
或者可以这么说,这次的“汽车下乡”,更多的是“政策鼓励”性质的红包,看得见的实惠并不是很多。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刺激力度弱于市场预期,效果就很难说了。
频繁“发红包”非长久之计
其实只要结合有关这次“汽车下乡”出台前后的情况,刺激力度偏小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就表示,最好不要频繁出台有关短期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
他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现在的市场状况跟十年前或者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而且三四线城市的1.6L以下的汽车消费差不多已经饱和,更多的是消费升级方面的需求,所以再出台完全雷同的政策能否真正起到“救市”的作用尚存疑问。
而且汽车市场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如果销量不好就祭出“政策红包”进行干预的话,反而影响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同时还透支了未来的销量预期。
种种权衡之下,尽管年初就传出了有关“汽车下乡”政策重启的消息,但真正落地之时,这次的“红包”真的变小了。
行业“转型”之际政策更慎重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汽车行业正在面临一个关键的“转型”,此时出台刺激政策需要更加慎重。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各个层面都在进行相应的政策鼓励,以便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借此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在这次3.0版本的“汽车下乡”政策中,也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描述,比如“坚持扶优扶强的导向,将更多补贴用于支持综合性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新能源汽车。落实新能源货车通行差别化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扩大通行范围”等。
这意味着类似于2009年和2015年那样进行“一刀切”补贴的做法不会再出现了,国家更重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且已经在相关车型上进行了高额补贴,在当前汽车市场低迷之际,再出台“大水漫灌”式的补贴措施已经没有现实意义,甚至会影响到新能源战略的推广和实施。
车市跟随经济大势
最后一个原因,在本质上车市肯定还是要跟随经济大势。
比如在2009年的时候,适逢全球金融危机,车市的刺激政策也是当时“四万亿”救市的一部分,也收到了提振内需、繁荣市场的效果。
现在跟十年前的状况大不相同,整个经济都在经历转型升级,而且还面临着贸易争端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叠加中低端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的市场情况后,销量出现暂时的放缓也在预料之中。
而且单从车市的走势上说,在连续增长了27年之后,在第28年的时候出现一些销量放缓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也非常正常——并不存在只升不跌的市场,这条规则放在哪个市场都能站得住脚。
完全可以想象的是,伴随着国民经济完成转型升级,汽车行业肯定也将迎来智能化等“新四化”的大幅升级,这对满足现在市场中出现的消费升级需求极为有益。
百姓评车
综上而言,这次的“3.0版汽车下乡”政策,如果2019年的车市真的因此而重新火爆了,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意外之喜,如果依然保持一个弱势的形态,也不用奇怪——因为这正是当前市场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