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电动汽车安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京发布。《指南》系统地梳理了设计、制造、使用、再利用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将对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产品安全与召回》特邀《指南》编制组副组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进行深入解读。
全文共计3707个字,读完需约6分钟
《指南》制定的背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总体部署,在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和《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的指导下,在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万辆大关,产销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发展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车辆安全性水平亟待提高。”王子冬指出。
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18年9月26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组织相关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充电设备运营商,就整车、动力电池及充电设施三方面引发的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技术探讨及经验交流,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领导均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表示,目前产业总体上对安全性的认识存在不足,产品设计的安全性要求经验积累不够,全链条中安全交互的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发,涉及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事故车辆涉及众多品牌,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电动汽车安全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发展电动汽车要坚守的底线,需要引起全产业链的高度重视。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电动汽车安全性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材料选择、电芯和模块结构、系统集成、连接结构、整车匹配设计、生产管控、产品试验验证、售后服务、充电设备和工程电子、充电运维管理、回收再利用过程安全管理、火灾管控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王子冬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总体上对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认识还不深,对于有些概念的理解还是错误的。“我们希望通过《指南》的编制,系统地梳理设计、制造、使用、再利用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促进全产业链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水平。”王子冬指出。
《指南》的编制过程
据王子冬介绍,《指南》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研究编制并发布。
2018年11月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指南专家组研讨会,来自全国新能源整车、电池、模组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30余家行业主流企业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指南编写的总体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公布了安全性指南编委会组织架构组成。下设指导组、专家组和乘用车、客车、电池、模组系统、充电基础设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六个专题工作组,分别开展《指南》的编制工作。
2018年11月24日,编委会在各专业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举行了《指南》编写提纲征求指导组专家意见讨论会。会上,王子冬就《指南》的大纲编写情况向指导组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就整车安全(两个组)、电池安全(两个组四个领域)、充电安全、通信监测与运行管理、维修保养、安全事故处理和操作安全等七个方面编写工作的要点向指导组专家进行了汇报,各专业工作组就各自分管的编制工作进行了简单地汇报。与会的指导组专家就《指南》提纲的编写工作给与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建议。
据了解,在编制过程中,编委会还广泛征求了国内外业界专家和企业、机构的意见。
“我们对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企业的安全管控技术能力和产业状况进行了调研摸底,并多次召开了由企业、行业机构和专家参与的分组研讨会,进行了充分研讨和多次修订,形成了《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听取了行业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指南》发布稿。”王子冬回忆起《指南》的编制过程,“《指南》编制工作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行业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未来,会继续组织行业和企业研讨,结合实践发展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指南》。”
《指南》的主要内容
“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许多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和用户问我——‘电动汽车对于传统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跨行的,有许多东西都是我们陌生的,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一个产品设计开发指南和使用指南?’”王子冬告诉记者,对于《指南》,业内期盼已久。
《指南》从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和全生命周期入手,梳理电动汽车的各种安全风险,并参考现有国际国内标准,汇集一线专家的经验编制而成,目的是给从事电动汽车开发和生产企业从业人员,以及服务保障人员和广大消费者进行指导和提供参考。
据王子冬介绍,在产品范围上,考虑到新能源载货类、专用车类产品种类繁杂,且用途多样,《指南》2018版主要针对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客车的安全性进行编制。在内容上,《指南》覆盖了人身安全、车辆使用安全、售后安全、维护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充电安全、充电设施、售后服务过程、健康数据,以及回收再利用的储运、拆解、重整安全等环节的安全指标,共分11个专题,从各个层面的安全性风险分析着手,系统研究并梳理了全链条、全过程的安全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为体现及时性,《指南》还会根据需要每1年或2年更新一次。“《指南》是一种行业契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自我规范,是基于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和隐患,在重申注重执行现有国标和行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要对标准没有涵盖、或者标准中没有写明、但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加以重视。与此同时,《指南》还会为新能源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依据,为开展安全性研究项目提供方向。”王子东对《指南》的落地见效充满了期待。
《指南》对于电池安全的要求
在诸多安全层面上,最受外界关注的是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如何在里程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使得《指南》在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
比如,在动力电池单体容量设计上,最初《指南》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角度考虑,认为动力电池的单体容量提高与电池系统热失控后的不稳定性成正比,提出动力电池单体容量不建议超过100Ah(三元)/200Ah(磷酸铁锂)。但有企业认为,系统热失控后的不稳定性与生产控制水平以及成组技术有关,目前不宜限制容量的大小。经过充分讨论,最后《指南》中关于电池单体容量的要求更改为“不断提升电池单体的比能量是长期、系统的工作,建议要在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关键电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升电池单体的容量和比能量”。
如何严守安全底线,又不限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指南》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点。据王子东介绍,《指南》重在汇集全行业经验,旨在进行指导和提供参考。为使《指南》更加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在编制过程中,采取了尽量细化、具体化的原则,突出可操作性。“对于一些争议点,《指南》既有定性建议,也有定量建议,在比较关键的地方采用了定量建议。”
比如在电极设计上,《指南》要求在考虑涂覆量、材料克容量和极组结构等因素的公差条件下,在电池全生命周期内最小 N/P 比不低于1.0(钛酸锂电池除外);在电池模组挤压测试方面,《指南》要求电池模组满电状态下,以半径 75mm、长度不超 1m 的半圆柱体挤压电池在整车布局中最容易受挤压方向,挤压速度(5±1)m/s,模组挤压形变量达到 30%或挤压力达到 200kN,保持10min,观察 1h。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
《指南》的发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年上半年,将组织专家组、专题组开展《指南》的解读和相关培训指导工作,使《指南》尽快落地见效,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中国贡献。”王子冬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