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 月 30 日下午 2 点 30 分,加州 Palo Alto 市迎来了最近一周的最高气温。摄氏 16.7 度的冬日暖阳下,马斯克开始了特斯拉 2019 年第一次财报电话会议。 2018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成绩相当不错,尽管财报显示亏损 1.39 亿美元,但每天交付接近 1000 辆,总销量 90700 辆的耀眼成绩,成功将特斯拉 2018 年总销量推到了接近 2017 年以前历年销量之和的高位。 可能是不希望自家员工因为特斯拉的 2018 以亏损结束而丧失斗志,马斯克在 Q4 财报发布之前几天,通过内部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很抱歉,我知道这些数字不好看,但我希望你们能明白,能清楚,能看见我们前方依然有着非常崎岖的道路。」 到了财报发布当天,马斯克为这条崎岖的道路画下了终点:「2019 年特斯拉交付目标为 36-40 万辆,财报目标是每个季度都盈利。」
站在 11 个月之后看今天的特斯拉,似乎 2019 并没有马斯克预料中这么艰难。汽车界的苹果今年建成了一座工厂,新增了一家工厂,销量目标大概率接近于完成,高级辅助驾驶一骑绝尘,车机娱乐服务收费和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创业界先河,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只有见证着特斯拉 2019 年的每一天,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加冕道路上的马斯克走得并不轻松。阴云也曾笼罩在今年的特斯拉头上,比如股价腰斩,比如销量滑铁卢,比如 CTO 离职。
特斯拉前 CTO J.B.Straubel如果说 2019 年的特斯拉,距离智能电动汽车最终的胜利更近了一步,那么特斯拉的 2019,则兼具胜利之前最后的黑暗,以及迈向胜利的第一个脚印。 两次「重创」 与几天前自动驾驶日的侃侃而谈不同,也许是因为 Q1 的交付量不及预期,也许是想起糟糕的财报又要遭来华尔街的冷嘲热讽,4 月 24 日财报会议上的马斯克,多少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特斯拉的 Q1 成绩并不理想。1 季度汽车业务营收 37.238 亿美元,环比暴跌 41%,汽车业务毛利润率为 20.2%,环比下降 4.1%。除此以外,能源业务也在 1 季度遭遇去年以来的第一次明显回冷,营收 3.247 亿美元,环比下降 13%,毛利润率 2.4%,环比下降 8.5%。 更严重的,是特斯拉 Q1 一共只交付了 6.3 万辆汽车,按照马斯克 1 月份定下的小目标,特斯拉每个季度需要交付 9 万辆才足以达到 36 万辆的 KPI 下限。而 Q1 成绩单明显不如人意,意味着接下来特斯拉每季度平均需要交付 10 万辆。
财报最终结果上,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 45.415 亿美元,环比下降 37%。净亏损达到了 7.846 亿美元,是去年四季度的接近 6 倍。每股亏损 2.9 美元,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 0.69 美元。虽然在会议上表示「我们相信特斯拉终将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豪华车品牌」、「我们的 Q2 会有一个很好的开始」、「资金还没有紧张到制约特斯拉发展的地步」,但马斯克对 Q1 财报可能会遭遇怎样的差评早已了然于胸,因为他在同一场会议上也说过:「我宁愿特斯拉是一家私有公司」。
事实的确如此,尽管特斯拉在 Q1 财报里面强调了 Model 3 的销量,展望了上海工厂的无限可能,憧憬了 Model Y 的市场潜力,还提到了无敌的 Autopilot 硬件 3.0,但股市对这份财报显然是失望的——特斯拉盘后股价跌至 258.66 美元,接近一年来新低。 尽管马斯克一直跟华尔街不对付,但资本市场的差评终究影响了硅谷钢铁侠。5 月 22 日,马斯克发了一封内部邮件,称特斯拉需求依然强劲,全体员工需要注重交付能力,达成季度交付纪录:
也许这封内部信激发了特斯拉员工的斗志,但终究没有换来股市的青睐。截止到 5 月 30 日,特斯拉的股价跌至 185 美元,和去年 11 月 14 日 385 美元相比近乎腰斩。 这么看来,特斯拉的上半年可以说是销量不佳+股价暴跌,又是一副要破产的样子。 但大家应该发现,标题中的重创我们加上了引号,因为低谷之后的马斯克成功证明,特斯拉依然站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最前方。 两场发布会 站在媒体的角度,我们其实更倾向于认同特斯拉 CFO Zachary Kirkhorn 在 Q1 财报会议上说过的一句话: 「As we reflect on the progress of Q1, thiswa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quarters that I can think of in the history of thecompany and it was ambitious even by Tesla’s standards(回顾 Q1,我们认为这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复杂的一个季度,即使按照特斯拉的标准,Q1 也是 ambitious 的).」 为什么没有翻译 ambitious,是因为这个单词有两种意思:一是雄心勃勃的,二是耗费巨大的——特斯拉的 Q1,乃至于整个 2019,两者兼而有之。
雄心勃勃以马斯克「年交付 36-40 万辆」的小目标为例证,而耗费巨大,则应该用来形容特斯拉今年前四个月的动作频频。其中最让世界震惊的,当属两场没有新车的发布会。智能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两个核心技术,都在特斯拉的手中达到了新高度。 当地时间 2019 年 3 月 6 日晚上 8 点,美国Fremont 特斯拉工厂。一群特斯拉车主开着他们故意“折磨”到没电的特斯拉车型来到了这里。这一次不是为了测试续航,而是为了测试充电——最高功率 250KW 的特斯拉第三代快充在这天正式发布,比 V2 最高 145KW 的峰值功率提升了整整 72.4%。
除了最高 250KW 的速度令人欣喜,将系统 OTA 至 2019.7.11 版本,所有 Model 3 车型都可以使用的低门槛,也同样振奋人心——特斯拉官方放出的 V3 充电演示视频中显示,充电峰值功率实际上可以达到 256KW。此外,没有采用新型 21700 电池的 Model S/X 也能从 V3 上面获益,最高可以达到 150KW 的充电速度。 根据我们的老朋友,在美工作的 Model 3 车主 Ryan.Wu 参加发布会现场测试的视频显示,从 0 到 25%的电量,V3 只用了 9 分钟就搞定了。从 12%-67% 的区间,只用了 15 分钟。
三个月以后,Model 3 后驱长续航版车主 Dagery 在 6 月 23 日上传了一个时长为 34 分钟的视频,完整记录了 V3 快充给 Model 3 充电的过程。从 0 电量开始,V3 只需 95 秒就可以达到 250KW 的快充功率,0-50%只花了10分钟,0-80%也只需要 24 分钟。
严格意义上说,欧洲的 Ionity 才是首发超高功率快充的厂商,但Ionity 是一家充电公司,这意味着他们只做超高功率快充桩,而不能造车。 车企方面,保时捷 Taycan 曾经宣称的 350KW 超级快充也已经在量产版上缩水到了 250KW——可 2018 年交付的特斯拉 Model 3 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仅仅一个月以后,特斯拉再次惊艳世界。 当地时间 4 月 24 日,马斯克在 2019 自动驾驶日上正式发布 Autopilot 硬件 3.0,内置特斯拉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这是第一款完全出自车企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量产车型上目前深度学习理论性能最强的方案。
马斯克在描述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芯片的时候充满了压抑不住的自豪感:「FSD 芯片在设计之初的目的是达到 50TOPS 的处理速度,最终我们达到了 72TOPS(万亿次/秒)」。 采用了目前车规级芯片最先进的三星 14 纳米工艺之后,Autopilot 3.0 硬件实现了 2300 帧每秒的图像处理能力,是硬件 2.5 的 21 倍。而 FSD 芯片的单芯片功耗只比硬件 2.5 略高一点点。 此外,特斯拉还采用了「异步锁止」的方法保证硬件 3.0 的安全性。马斯克的保证是:「即使(硬件 3.0)每一个部件都失灵了,车子依然能开」。 从 2015 年 11 月马斯克开始为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招兵买马,到 2019 年 4 月正式发布,41 个月的时间,特斯拉成为了第一个拥有自研芯片能力的车企。
马斯克在推特上招聘 FSD 芯片研发工程师硬件能力飞跃,同时也带来了软件功能的进化。 9 月 16 日,特斯拉正式发布 Autopilot V10 系统。除了手动缩放实时 FSD 预览、新游戏、Tesla Theater 流媒体视频服务、卡拉 OK 模式、Joe Mode 静音模式等等以外,更重要的,是预告了足足 10个月的「Smart Summon」增强召唤模式。
马斯克去年 11 月画了一个诱人的大饼:「(智能召唤)和你家的宠物一样,在特斯拉 APP 上按下召唤键之后,车辆会自动行驶至你手机所在的位置」。而特斯拉的传统跳票技能大家都明白,用马斯克的话说,直到 8 月 4 号,这个功能才研发到「不那么智障」的程度。
尽管《The Verge》这样的美国顶级科技媒体对 Smart Summon 表示批判态度,但用户不会说谎,功能更新仅仅几天,马斯克就在推特上宣布召唤功能已经被使用了 55 万次。而这 55 万次里面,已经证实的召唤导致的碰撞事故仅有一例。
两个月后,智能召唤功能通过 2019.40.50 系统进入中国,理所当然地激起又一波停车场玩手机热潮,下面截图来自微博@常岩CY:
当然华尔街再一次无法理解为什么造车的要去和 IT 厂商抢生意。FSD 芯片发布会当天,特斯拉的股价微跌 2%,报收 258.66 美元,然后一直跌到 5 月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萎靡不振的态势。
直到特斯拉中国工厂建成。 两座 Gigafactory 1 月 7 日,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 Gigafactory 3 正式动工,预计将于年内完工并正式投产。
从去年 7 月正式宣布落户上海临港到破土动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直倍受关注。但同样在 2018 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却出现了大规模下滑。2018 年度特斯拉中国地区的收入为 17.5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4%。
加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关税不确定性,在中国工厂里进行本土化生产迫在眉睫。 去年 7 月份马斯克旋风到访中国,敲定上海临港工厂事宜,顺便还吃了一顿振鼎鸡和煎饼果子。到了 18 年二季度财报会议,马斯克正式向世界宣布,特斯拉将向上海工厂建设投资 20 亿美金,资金主要来源是中国政府。
上海工厂奠基仪式开始之前,马斯克连发 4 条推特,透露上海工厂将会在今年夏天完成主体结构,年底开始投产,2020 年大规模量产。也许是想到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中国满大街都会跑着 Model 3,马斯克在动工仪式上甚至跳起了舞。
而超级工厂 3 的施工进程和马斯克剧透的差不多,从 1 月份开始动工算起,几乎每个月都呈现出一副新面貌。下面 3 张图分别是上海超级工厂今年 4 月/6 月/8 月的样子:
也许是对国产 Model 3 顺利下线胸有成竹,在上海工厂仍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的 5 月 31 号,特斯拉就已经公布了国产 Model 3 的售价—— 32.8 万元。这个价格有人点赞有人差评,但可以肯定的,是国产 Model 3 从那天起,已经进入最后的国产倒计时。
8 月 29 号中午,刚刚在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和马云聊完火星梦,顺便再次称赞上海工厂建设速度——「我很惊喜特斯拉在上海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之前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建设速度」——的马斯克,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工厂,正式验收特斯拉第一个海外堡垒。
图片来自微博@不是郑小康
此时距离这座一期规划年产量 25 万辆,建成后规划年产量 50 万辆的超级工厂动工仅有 234 天。 到了上海工厂动工的整整 10 个月后,Model 3 终于贴着「特斯拉」的汉字尾标来到我们的身边。
这是国产版 Model 3 与进口版在外观上的唯一区别,但对于马斯克来说,这是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以外踏出的真正第一步。在挪威拿下再多的销冠,也许都不如这一辆非美产特斯拉来得重要。
时间再往后趟几周,国产 Model 3 已经于 11 月底正式开出上海临港街头,第一批交付也将在春节之前进行——于是马斯克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眼光投向特斯拉的下一间超级工厂。 北京时间 11 月 13 日清晨 5 点 22 分,马斯克用一条推特唤醒了中国特吹:
比三季度财报会议的预告快了一个月,特斯拉第四座超级工厂的选址正式公布——汽车起源地德国的首都柏林。柏林超级工厂将会同时负责生产电池、动力总成,以及整车;但与上海工厂以 Model 3 为起点不同,柏林工厂量产的第一款车型将会是 Model Y。
根据北京时间 12 月 18 号,特斯拉向德国当地政府提交的用水计划推算,柏林工厂一期规划达到了 25 万辆,二期规划 50 万辆,最终的三期落成后产能可以达到 75 万辆/年,相当于特斯拉 2018 年销量的 3 倍。
算上柏林工厂,特斯拉的工厂数量将会打平保时捷的 4 家,和德国豪华车三强 BBA 的工厂一样横跨三大洲,规划汽车产能将会达到 175 万辆,相当于雷克萨斯 2018 年全球销量(69.8 万辆)的 2.5倍,达到宝马 2018 年销量 248.66 万辆的 70.4%。
马斯克说过特斯拉「正在成为一家正儿八经的车企」,百万辆级别的产能只是基础,足够丰富的产品序列才是一家车企的灵魂。 七款新车 特斯拉的 2019 堪称眼花缭乱,不仅因为其疯狂的海外扩张,以及领跑业界的智能研发,还因为特斯拉今年发布的新车足够多。
3 月 1 日,马斯克承诺了 13 年的「更实惠的车」终于上线。售价 3.5 万美元(按照当时汇率约合 23.48 万元)的 Model 3 标准续航版正式开放预订,同时还有售价 3.7 万美元的标准续航增强版,也就是现在国产的第一款 Model 3。
虽然现在标准版 Model 3 已经停售,国产标准续航增强版 Model 3 的价格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毋庸置疑,它依然是最便宜的特斯拉,而马斯克的特斯拉宏伟蓝图第一篇章也顺利告一段落。 仅仅半个月之后,马斯克就带着又一款新车走上了美国加利福尼亚 Hawthorne 的特斯拉设计中心舞台。
作为 SEXY 家族最后一块拼图,Model Y 是特斯拉 2006 年以来造车技艺的大成之作——但这也意味着 Model Y 没有与三位哥哥完全不同的卖点,起码发布会上马老师没有提到。
不过换个角度看,之所以说 Model Y 是大成之作,是因为特斯拉在它身上将 Model 3 制造研发过程中的过度设计成功精简,除了降低量产难度和成本,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加快量产速度。 距离 Model Y 发布会仅仅两个月,第一辆无伪装试产车就已经在特斯拉加州圣何塞总部附近出现。到了 10 月份,Model Y 原型车最远的足迹已经跑到了华盛顿。
根据 Business Insider 去年 12 月 4 日披露的项目文件,Model Y 将在 2020 年 6 月 1 日之前在 Fremont 工厂试产,8 月 1 日量产,9 月 1 日达到周产能 2000 辆,12 月 20 日之前周产能达到 7000 辆;同时 2020 年 10 月在上海工厂正式量产。
但实际速度可能比预料中快得多,10 月 23 日,特斯拉在三季度财报文件中表示,Model Y 的量产时间将从原定的 2020 年秋季提前至 2020 年夏季,也就是提前了 3 个月。同时特斯拉还表示 Model Y 的制造成本将会比 Model 3 目前的水平再下降 50%。
而我们认为最终的量产时间还会更快一些,因为根据@常岩 CY 的微博,Model Y 已经可以上牌了:
特斯拉在 2019 上半年不仅将 SEXY 家族补全,还给两位宝刀未老的大哥车型换上了永磁电机,动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Model S 现在可以达到 373 英里(600 公里)的 EPA 工况续航,Model X 也达到了 328 英里(528 公里)。
特斯拉 2019 上半年关键词是 SEXY,但到了下半年,马斯克的车名情怀才掀开真面目。 如果说 Model S 像一道闪电,劈开人们对汽车驱动方式固有的印象,那么 Cybertruck 就像一头猛兽,碾碎人们对量产汽车外观习以为常的思维。
马斯克的推特曾经说过 Cybertruck「长得跟谁都不像」——我们都知道了,这话居然真的没说错。 尽管发布会上出现了砸碎车窗玻璃(特斯拉原本称 Cybertruck 的车窗可以抵挡一般手枪或其他攻击性武器的打击)这样的演出事故,Cybertruck 依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在 120 个小时里面收获了 25 万个订单。
虽然我们对 Cybertruck 的外形仍旧持保留态度,但不可否认,如果 Cybertruck 和渲染图长得八九不离十,它绝对不会获得如此高的讨论热度。而如果你以为 Cybertruck 只是一辆造型独特的电动汽车,那你可就太小看马斯克了。
Cybertruck 的车身材料,与马斯克旗下另一家企业 SpaceX 正在建造的星舰 StarShip 航天火箭采用了同样的 30X 冷轧不锈钢;Cybertruck 将会配备与明年超高性能版 Model S/X 一样的三电机「Plaid」动力总成,0-96 公里加速最短只要 2.9 秒;Cybertruck 顶配版将拥有 500 英里(800 公里)的 EPA 工况续航,名列量产电动汽车第二名;Cybertruck 还会首发特斯拉新一代中控大屏。
Model 3 之于美国车市,更像是特斯拉收复凯迪拉克和林肯丢掉的市场份额;到了 Cybertruck,才是特斯拉闯进美国本土车企自留地大闹一番的号角。 根据彭博社的调查,特斯拉 Model 3 的美国用户里面,比例最大的是 30-40 岁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s,专指 1982-2000 年出生的人,其成长伴随着互联网一同发展),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另外,美联储今年 1 月份做的全美调查显示,美国 2018 年购买皮卡居民的平均年龄是 53 岁,调查机构 Hedges & Company 则将美国皮卡用户画像定义为 50 岁左右的白人男性——两份调查的结果,都证明传统皮卡用户正好比特斯拉核心用户年长一代。
而这两代人的青春里,美国的工业核心是不一样的。 老白男的青春,是一辆又一辆从底特律呼啸而出的凯迪拉克 Brougham,或者是 1982 年首次登顶美国汽车销量榜首的福特 F-150。
到了千禧一代长大成人时,底特律,乃至美国汽车早已衰落,世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互联网,美国新的成长核心移到了硅谷。 于是标榜电动化和智能化 Model 3 成为了追求自由和新锐的千禧一代最喜欢的车,而 F-150 则继续满足着老一辈美国人的难凉热血——直到 Cybertruck 出现。
至于特斯拉今年发布的最后一款新车,那辆一跃而上 Cybertruck 货厢的 ATV(all terrain vehicle 全地形车),我们更愿意看作是特斯拉主线汽车家族的「周边」。你问为什么特斯拉要造一辆沙滩车?外国网友制作的下图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N个记录 三季度是特斯拉的丰收季。 10 月 23 日,特斯拉发布季度财报。和金融界之前轻微唱衰的论调截然相反,特斯拉的三季度取得了全方位的胜利——盈利 1.43 亿美元、运营成本大幅下降至 9.3 亿美元、单车利润率上涨至 22.8%、GAAP 每股收益 0.8美元、现金等价物储备高达 53 亿美元。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这样总结 Q3:It’s a great quarter。 最高季度交付量 9.7 万辆;最低平均库存周期 17 天;一年来最充裕的现金等价物储备 53 亿美元,一年来最低运营支出 9.3 亿美元…特斯拉用一个个「最」,击碎了空头们的美梦,也带来了当天盘后超过 20%的股价涨幅。
自此,特斯拉迎来了连续两个月的股价上涨。12 月 2 日美股收盘时 604 亿美元的市值尽管不算历史最高,但也足以让特斯拉重新超越戴姆勒,再次回到了全球市值第三车企的位置——对于华尔街那帮人来说,车企也许真的只有赚钱了,卖出车了,才能触动他们的神经。 特斯拉又回来了,而这还远不是终点。
这个月 14 号,Piper Jaffray 派杰投资银行将特斯拉定性为「must-own stock(强烈建议持有的股票)」,并且预测特斯拉明年整体股价还会比现在上涨 25%——将特斯拉的 12 个月长期股价钉在了 423 美元,约合总市值 762 亿美元。 特斯拉只用了十天就超越派杰银行未来一年的预期。 今年平安夜属于 Mariah Carey 的《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但也属于特斯拉。25 号美股盘前交易时,特斯拉股价报425.25 美元,总市值约合 766.5 亿美元,距离市值第二名的大众(880 亿美元)仅剩下 14.8%的差距。
这一天会不会是 Q4 财报发布之日?还是更早的第一批国产 Model 3 交付当天? 我们没法预测,但我们认为那一天不远了。 一段结语 没有选在今年最后一天再写这篇文章,我们其实有点心慌。
熟悉马斯克的朋友应该能明白,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给你意外,就像一季度没人能想到特斯拉巨亏 7.8 亿,年底又能重回美国车企市值第一。
站在还剩几天就要过去的 2019,回望今年跌宕起伏的电动星球,我们能看到特斯拉成为全球化布局车企的追求。但我们也目睹了资本对马斯克的质疑,见证了 Q1 销量停滞对特斯拉经营的打击,以及 CTO 离职给公司发展留下尚需时间解答的问题。
可除此以外,我们还在广州下午的骄阳下玩 Model 3 自带的游戏,记录特斯拉创造了最快交付速度的奇迹,眼看着上海超级工厂 10 个月拔地而起,顺带着目击第一个 L4 级功能从「智障」进化到完成体——于是,现在可能就是为特斯拉这一年作注脚的最佳时机: 如果说 2019 年以前的艰难,是特斯拉作为初创车企必须承受的重量;那么 2020 年开始的篇章,可能会是马斯克一步步接近未来汽车的皇冠。 马老师没有什么突发奇想的话,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