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探讨汽车产业发展大计,以“创新、开放、绿色——聚焦汽车产业变革与机遇”为主题的“2019中国汽车论坛”于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在4月18日召开的主题论坛“汽车企业发展策略与布局”,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齐凯做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瞿主任、董会长,各位业界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华晨的情况。前面几位业界朋友已经分享了各自集团的情况,我演讲的题目跟大家略有区别,题目是《华晨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而不是整个集团的发展规划,会前我跟瞿主任交流过情况,我们华晨集团在4月1号刚刚更换了董事长,在这十几天时间里面,我们对华晨集团的战略要进行一次梳理,当然不会有大的变动,在梳理结果出来之前,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讲,所以我选择了新能源战略。因为新来的领导以前在政府是主管新能源工作的,这块工作是确认的内容。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华晨集团负责三方面工作,一个是主抓质量工作,一个是兼任研究院院长,同时还有一个是新能源业务组的组长,我们跟其他企业略有不同的是,华晨在集团层面暂时没有成立独立的新能源事业部,目前是以新能源业务组的形式,由我在集团牵头,下一步计划是短期内成立新能源事业部。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华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是华晨在新能源领域做了哪些工作,三是华晨未来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
看法决定做法,我们过去的做法是来自于过去的看法,而未来的做法是来自于现在的判断。一个不争的事实,“十二五”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国高铁的速度在发展,发展得益于国家态度明朗,政策、法规齐导向。政策层面是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法规层面是要求企业必须生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方面,汽车产业也是制造强国的重要依托。
刚才瞿主任分享了发展电动车的初衷就是解决行业痛点,而痛点就是能源、环境、拥堵及安全问题。这一点上华晨和业界的普遍看法一致,“新四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必须加速应对。当然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这其中对于企业来说是“操心”,一是国家政策频繁调整,最近的一次就是2019年的补贴政策,很多企业有意见,因为产品开发周期都是两年多,显然产品迭代跟不上政策变化。二是地方政策参差不齐,个别地区政策落实并不太好。三是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电动车的采购成本这几年是持续下降,但是和传统汽油车相比,成本还是很高。我们做过一个测算,最近开发一个车型,传统车就卖7万块钱,改完新能源车,性能好里程又长的,去了补贴得卖到16万才能持平,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相比确实不占优势。而对用户来说,用户依旧非常“担心”,对续航里程仍然有担忧,安全问题也频发,尤其是2018年安全问题很多。
所以我们判断,传统燃油车仍然有很大的技术潜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油车、电车多种技术的协同发展,对于整个产业至关重要。
最近工信部已经牵头在做相关的研究。其中业界形成普遍的观点,就是尊重市场规律,政策要保持中立,除电动以外,燃料电车和甲醇技术路线同样重要,多种技术路线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并且在技术上未形成明显趋势之前,企业不要堵技术路线。所以华晨的观点是企业技术路线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和市场定位,技术上的通吃一定会把企业带入深渊,华晨的技术路线并不追求大而全。
下面汇报一下华晨在新能源领域做了哪些工作。
在乘用车方面华晨起步很早,2004年就开始承担国家“863”科研项目,在微混、增程式等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推广经验。我们是国内最早推广微混技术厂家之一,2008年就推出了尊驰ISG,还有骏捷FSV启停。我们2012年就推出了电动轿车H230EV,华晨是最早将车辆用于寒冷地区示范运行的厂商之一,现在几百台车经过了6年运营时间,沈阳市的交警系统还在应用并且反馈良好。2015年我们突破了增程式技术,是国内少数几家突破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厂商之一,这个技术虽然掌握了,但华晨没有量产,也是因为政策、成本等因素限制。
在新能源专用车、客车方面,华晨依托集团产品多元化的优势,近三年也推出了多款纯电动物流车和公交车。
技术方面,华晨重点突破了电池包热管理技术,解决了低温应用难题。众所周知由于化学特性的原因,电池低温充电和续航里程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测试过很多竞品的车型,在沈阳冬天的时候,续航里程要衰减50%。
在热管理开发方面,华晨将先进的动力电池低温加热技术应用到电池系统中,做了大量的分析和高低温功能的测试。以设计寿命是质保要求1.5倍为目标,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充放电倍率的实验验证,完善的开发规范,为中汽研牵头制定的EVTEST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团队和硬件建设方面,华晨拥有300人电动车研发团队,由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各领域牵头开展工作,并建设了独立的新能源汽车试验室。
在对外合作方面,华晨集团依托合作伙伴宝马和雷诺的优势,合作开发了一款车,预计今年年底量产,这个车型得到了宝马的技术支持,并且有一些技术来源于雷诺。还有我们和江苏的上市公司新日集团 ,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明年会推出新产品。另外我们和国内的一些厂商也在谈合作,包括与国内的零售商打造汽车的智慧零售体系。
最后谈谈华晨未来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
短期就是满足双积分,长期实现盈利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
在技术方面我们要做纯电动和混动,做到技术上有储备,产品上有取舍,其中插电式混动在技术上我们在做深入研究,但是否在产品上做量产,仍然需要斟酌,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不希望华晨过快的推出PHEV产品。另外要在新能源车型上全面搭载智能网联技术,做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高度融合。
产品方面我们要解决客户的需求。其中纯电动方面我们今年要推出一个A级轿车,主攻租赁和出租市场。2020年推出面向私人市场为主的高性价比车型,应对无补贴市场需求。2021年推出电动专有平台的中高端产品,应对消费升级。氢燃料电池方面,我们内部成立了团队,全面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工作,我们计划推动辽宁省成立省级的氢能研究中心,中心将结合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发产品。在产品示范运营方面,前期就是做卡车和大客车的运行,同时储备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技术。
商业模式方面我们要采用换电、租赁和共享出行的模式,首先换电模式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应用,我们计划在明年年初快速推出换电产品。其次租赁方面华晨计划提供租赁整车和租赁电池的多种服务模式。最后共享模式是满足用户便捷出行的需要。但我要强调的是:过硬的产品才是所有商业模式的根基。
新能源汽车终究是一部车,华晨对打造一辆“好车”的理解就是满足客户需要,满足法规需要。同时还要有出色的集成性能,这是做车的根本,整车要安全,要有优秀的NVH性能,驾驶性能、感知质量、人机交互、舒适性。最后未来产品的表现形式就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面对当前新的业态,基于务实高效,华晨制定了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规划。我们判断,传统燃油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低碳产品+智能网联技术+共享化模式”已成为集团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挥出组合拳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汽车行业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同行业、跨行业的合作尤为重要,华晨愿与各位共谋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