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能源物流车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共销售新能源冷藏车473辆,同比增长39%。吉利商用车销量最高,广西汽车第二,瑞驰进前三。
尽管在新能源物流车中冷藏车占比10%左右,但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及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来看,新能源冷藏车这个“小市场”有“大未来”。
2022年前4月,全国共销售新能源冷藏车473辆,其中轻卡类冷藏车销量最高为237辆,占比50%;微卡类冷藏车销量为197辆,占比42%;微面类冷藏车销量为34辆,占比7%;海狮类冷藏车和重卡类冷藏车销量分别为4辆和1辆。卡车类新能源冷藏车更为畅销,主要是受当前新能源物流车的续航以及应用场景影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市区200km以内的点对点的固定距离中,轻卡类新能源冷藏车不仅续航足够且同时拥有容积大、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加之当前油价上涨,冷链运输企业对燃油冷藏车的替换也会加大。而微面、海狮、重卡类新能源冷藏车的使用则需要考虑更为精准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因此相对而言销量较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新能源冷藏车领域插电式车型的占比并不低,有着32%的份额。另外,燃料电池车型也有近40辆的销量。
新能源冷藏车企业销量普遍不高,市场集中度不高。据电车资源统计,2022年前4月全国共有21家车企销售新能源冷藏车,销量破百的只有1家,呈现小散乱状态。吉利商用车销量最高,为107辆,占比22.6%;排名第二的是广西汽车,销量为89辆,占比18.8%;瑞驰新能源以2辆的差距紧随其后排名第三。从第四位开始,剩余的19家车企的新能源冷藏车销量均在40辆以下,其中有11家车企的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仅为个位数。可以看到,面对新能源冷藏车蓝海般的市场仍然有很多企业未能参与进来。这一点在推荐目录中也早有端倪,截止到2022年5月25日,工信部一共发布了4批新能源专用车推荐目录,其中新能源冷藏车型占比均不足1%。
川渝贡献了过半的市场,广东、北京市场份额突破10%。2022年1—4月,473辆新能源冷藏车共流向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四川占据38%的市场份额;广东占据16%的市场份额;北京占据13%的份额。在四川省,瑞驰新能源销量最高,市占比32%;其次是吉利商用车,销量为30辆;接着是广西汽车和东风汽车。在广东省,销量最高的车企来自福迪制造,其次是广西汽车。而在北京市,前4月仅有3家车企有销量,其中新能源冷藏车销量最高的是福田智蓝,市占比达到了79%。可以看出,在特定的市场车企虽然拥有一定份额,但是仍然未能全部打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新能源冷藏车实现逆势增长,却远远跟不上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大盘。电车资源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物流车共销售51459辆(含交叉型乘用车4607辆),同比增长113%。而新能源冷藏车涨幅仅39%。
尽管新能源冷藏车的销量占比只有10%左右,但从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来看,新能源冷藏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存量市场可观。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部新闻发言人舒驰透露,近几年来,全国冷链运输车辆保有量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截止2021年底,已达34万辆,冷库容量达1.96亿立方米。这意味着,随着“双碳”战略目标以及绿色交通地“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新能源冷藏车将加速替换油车。全国存量市场30余万辆冷藏车就是一个大市场。随着《“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地实施,“十四五”期间冷链运输车保有量年均增速不会小于近几年的20%的增速,即每年增量市场的需求缺口6.8万辆。二是冷链运输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新能源冷藏车迎诸多利好。《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国家层面将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改善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同时依托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在冷链产品消费和中转规模较大的城市,推进建设销地冷链集配中心,研究设置冷链配送车辆卸货临时停车位,推动出台冷链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提升城市冷链配送服务质量。鼓励生鲜电商、寄递物流企业加大城市冷链前置仓等“最后一公里”设施建设力度,在社区、商业楼宇等设置智能冷链自提柜等,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也就是说,“十四五”期间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将在临时停车以及通行方面将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新能源冷藏车厂家或经销运营商可提前在这些城市与头部生鲜电商、寄递物流企业展开合作,抢占先机。
虽然新能源冷藏车市场前景广阔,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也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好在《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从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升级、创新运输组织服务模式、健全完善运输监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给冷链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想在冷链运输这个小市场发力的新能源冷藏车厂家,此时入场更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