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自主汽车品牌的混动系统 ,可以说是全面开花,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吉利这几家主流的自主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混动系统,这几家车企,除了吉利的混动车型还未上市以外,其他四家车企的车型均已经上市,但是其中,只有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其他三家车企的混动车型,市场表现都不算好。
长安的蓝鲸IDD混动,首次推出的车型是长安UNI-K iDD,官方指导价为17.69-19.29万元,今年1月初就开始了预定,但是无论是预定量还是上市后的销量都不算理想,官方也没有放出这款车的具体成绩。
长城的柠檬DHT混动,先期上市的车型包括玛奇朵DHT、拿铁DHT、玛奇朵DHT-PHEV,上市之前号称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但是上市之后的销量打脸,玛奇朵DHT单月仅仅卖出了12台,玛奇朵DHT-PHEV单月仅仅卖出了304台。
奇瑞的鲲鹏DHT超级混动,号称要对标比亚迪DM-i,最大输出扭矩达到了4000N·m。行业首创9模11速,中国品牌唯一3个物理挡位,馈电油耗低于5升。但是瑞虎8 PLUS 鲲鹏e+ 在上市之后的1月份仅仅卖出了446台,而且至今为止,都没有公布2月份销量数据,销量成绩可见一斑。
只有比亚迪DM-i混动,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成绩,上个月,比亚迪的乘用车全系销售90268辆,同比增长336.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7473辆,同比增长764.1%。这五家车企,除了长安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P2架构以外,其他车企全部采用的是双电机串并联混动,为什么销量成绩却天壤之别呢?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其实要说这几家车企的混动车型,在效率和驾驶体验方面有多大差距,我看不见得,至少也没有销量差距所反映的那么大,除了长安以外,其他车企所采用的双电机串并联混动,只要发动机热效率过关,实际的能耗表现都很出色,瑞虎8 PLUS 鲲鹏e+目前采用的发动机热效率只有37%,可能要略拖后腿。中低速电机驱动,使用串联,中高速使用并联,驾驶感受都很接近。
但是,成本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混动车型其实抢占的是原来的燃油车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油耗差个1升半升,驾驶感受有些微差别是不会太过影响购买决策的,但是如果价格差个1-2万,那就不一样了。由于三电自研自产,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最基础的版本能够控制成本在一万元以内(电池原材料涨价之前),如今可能会突破1万元,但是相比其他车企是碾压性的优势。
而成本反映在产品方面,就意味着车企必须做出妥协。比如说玛奇朵DHT的售价是14.58到15.98万元,但是这个版本是不能上绿牌的,也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要缴纳购置税,对比一下,宋PLUS DM-i的厂商指导价是15.28-20.58万元,能够上绿牌,能够享受新能源补贴,不需要缴纳购置税,而能够上绿牌的玛奇朵DHT PHEV起售价达到了16.68万元,这就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了。
再比如说瑞虎8 PLUS 鲲鹏e+版,厂商指导价15.18-16.58万元,看似比宋PLUS DM-i的价格还要低一点,但是没有用上最高热效率为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导致馈电油耗表现不占优势,如果对比配置也能发现,如果都拿最低配对比,宋PLUS DM-i的配置高了不是一点,瑞虎8 PLUS 鲲鹏e+版低配版本气囊只有两个,宋PLUS DM-i有8个,此外宋PLUS DM-i多出了360全景、前驻车雷达、全景天窗、电动后备箱、行车记录仪、主副驾电调座椅、自适应远近光、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外后视镜加热等等配置,对比下来,因为这套混动系统的成本,瑞虎8 PLUS 鲲鹏e+版只能在其他方面进行取舍。消费者一对比配置,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不可否认,比亚迪作为自主汽车品牌之中最早发力新能源的车企,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国人心目中先入为主,其技术优势也被很多消费者认可,但是成本和售价才是最关键的原因,一套表现接近,纯电里程差不多的混动系统,如果其他车企的成本比比亚迪要高出50%甚至一倍,这还怎么玩?所以成本才是比亚迪DM-i最大的杀手锏。
目前来看,其他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短期还是很难和比亚迪竞争的,比亚迪的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大,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希望混动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享受车企内卷带来的技术升级红利,不说了,长城长安奇瑞吉利,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