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1906—1991)是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技研就是我们常说的“本田公司”,现在是代表日本汽车产业的公司之一。本田宗一郎在1948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63年“后发”的加入汽车制造行业,被当时很多人“嘲笑”,而如今本田已经成为生产机器人、小型飞机、汽车、摩托车等专业的机械工业制造厂家,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加入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年征战F1赛场
宗一郎出身静冈县的一个小村落,家庭是做冶炼生意,不过家境并不宽裕。15岁的那年到东京的一家汽车维修厂当学徒工(在日本被称为:丁稚奉公),自从那以后,宗一郎的梦想就是:制造汽车。22岁时,回到家乡成立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凭借着对汽车的执着,他的汽车修理厂大为成功。之后创立汽车引擎的重要部品--活塞环的工厂,可以说是从修理业转向汽车制造业的第一步。
1948年,日本处于大混乱的时代,宗一郎趁着这个阶段开始了“摩托车”的生产。自己生产零部件,开始着手组装名为“二轮可移动物体”的产品,因为完成度的问题,其实还不能真正意义上称为“摩托车”,这是本田宗一郎的第三次创业,那年他已经42岁。不愧是被人称为“天才技术者”,在他的构想下,摩托车事业一举成名,终于在本田宗一郎57岁的时候,本田开始生产汽车。就在决定生产汽车的那年,本田宗一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参加代表“世界技术最高峰”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当时的本田只生产过小型的货车,别说是赛车了,普通的乘用车也没有成型,被人说成“自找苦吃”。他将在摩托车事业上积累的全部技术应用到了F1赛车的制造上,1964年参加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第二年在 Mexican Grand Prix(墨西哥大奖赛)上取得胜利。
严厉和温柔并存
本田宗一郎被很多人奉为代表日本制造的人物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天才的创造能力”,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独特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能力之上,同时具有“向前看”和“向后看”的两种才能。向前看,指的是“常常将梦想和可能性联系,寻找隐藏在未来的可能”,在其他人看来毫无可能性或者已经绝望的地方,他往往能够发现一丝通往成功的路径。以严格的态度对待工作,不间断地寻求新的道路。所以才能够从修汽车到生产活塞环,再到生产摩托车,最终进军汽车制造业,挑战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向后看,指的是“对跟随自己而来之人的关切、照顾”,本田宗一郎对待工作十分严格,他给所有人展示的是他的“项背”,而追随之人钦佩于他,死心塌地的跟随。他给人一种只要有我在,就不会有完不成的事情的感觉。他的肩膀很宽广,能够抵挡住任何的狂风暴雨,也能够承受所有的流言蜚语。这就是宗一郎矛盾的地方,他能够骂员工两个小时,也能够为了朋友跳下粪坑寻找遗失财物。
将不可能化作可能的精神
1954年,本田公司面临着巨大危机几乎将要破产,而此时本田宗一郎宣布参加代表着摩托车公路赛最高峰的马恩岛锦标赛(The Isle of Man Tourist Trophy Race)。1963年宣布参加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时,本田也面临着来自日本政府的压力(因为当时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已经有丰田这样的车厂了,不需要太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了)。正是这样的状况,他才向员工展示“伟大的梦想”。在刚宣布参加比赛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获胜,而宗一郎的口头禅是「やってみもせんで、何が分かる」(不做,永远不知道答案)。最终,排除万难实际,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最终成功。本田正是在这样的苦难之中,培育人才,积累技术。宗一郎经营的目的在于:不断的积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
方程式锦标赛追求的是“引擎的极限”,本田用不断的开发“赛车用引擎”培养了年轻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在后续的产品开发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几乎每人都能够独当一面。也正是经历过“赛车用引擎”,本田才会将小型化高性能引擎作为产品差别化的关键。在F1赛场上,需要经历很多“极限状态”,这也就要求在极限状态下引擎依然能够发挥良好的燃烧效率。正因如此,本田的技术人员才比其他厂家更多的积累了引擎燃烧的经验,才能够开发出创新型引擎。利用这种经验,最终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就是本田开发了划时代的低公害发动机--CVCC,成为本田汽车在世界舞台绽放的“原动力”。
重视看不见的“左手”
本田宗一郎有这样一句话:疼爱你的右手不超过左手就可以了。确实很难理解他为何会这样讲,其实这其中有着很深的故事。他最开始从事汽车修理也好,自己动手制造零部件也罢,展现在众人眼前最多的往往是右手,而他使用最多的也是右手。但是,如果用右手使用锤子想要敲击某个东西时,往往会用左手去按住或者扶住敲击部品,如果不使用左手,那么也无法完成精密的工作。右手是展现给别人看,而左手则是支撑背后的工作,这种“支撑”才是关键,所以他才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本田宗一郎的左手有48处伤痕,两根手指残缺了5毫米。这样“残缺不堪”的左手,才是本田宗一郎认为最重要的地方。这就是宗一郎“向后看”所在之处,他经常要求管理人员要关注部下,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衍生了“照顾”。
天才技术者本田宗一郎,将本田带到国际舞台,当真是无法磨灭的功绩。而支撑他完成这项任务的还有一位叫做藤泽武夫的人,本田曾经面临着两次破产危机,每一次藤泽都会各项奔走,拯救公司于水火之中,但是藤泽武夫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永远也追不上宗一郎的步伐,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宗一郎只身跳下“粪坑”为朋友寻找遗失财物!这也是宗一郎人格魅力的体现,才会有藤泽武夫这样的有能力之人愿意跟随。
不过晚年的宗一郎无法吸收日益发展的汽车技术,并且也有了“个人决策”的倾向,逐渐成为本田公司年轻技术人员的“阻碍”。察觉到这种情况的藤泽武夫毅然决然的向宗一郎提出“隐退”的想法,而宗一郎也马上领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对藤泽武夫说到:隐退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一起。1973年,2人共同从本田隐退,后任之人是只有45岁的河岛喜好,他是本田公司的第一位“大学毕业生”,这样的隐退佳话,至今仍在日本流传!
本田宗一郎隐退之时是66岁,他最大的功绩是留下了本田的DNA,那就是“向前看,向后看”,所以才会有本田机器人阿西莫,才会有本田喷气式飞机的诞生。这就是本田宗一郎,一个特立独行的技术人员,却又是充满人格魅力的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