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和FF的纷争暂时有了定数。继2018年12月31日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恒大与FF双方和解之后,1月3日FF发出内部邮件正式确认了FF中国分家方案:根据和解协议,FF将会回收除南沙土地及设备之外的FF中国全部资产,包括莫干山项目、技术、专利、原有团队、管理权以及相关权益。而广州南沙工厂则划归恒大。
可以说,无论上一家投资乐视或者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后称FF)的公司有多狼狈,贾跃亭永远能在山穷水尽时四处逢源。而最近与恒大无限扯皮的FF,在仲裁的过程当中也没忘“干正事”。10月31日起全员放假并宣布事实破产的FF,11月13日就从荷兰区块链公司EVAIO处获得了价值9亿美元(约合62.39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投资。这笔钱将在3年内,通过STO的方式分期付给FF。
“怎么还有人相信贾跃亭?”质疑声和那张使用频率颇高的“为梦想窒息”图,不出意外地填满了评论区。FF的又一次绝地逢生,让看空FF的人们开始好奇——这个潜在的“冤大头”EVAIO是什么来历。根据路透社的报道,EVAIO公司的高层以及技术员工,大多都来自于特斯拉。而EVAIO的CEO Patrick De Potter更是特斯拉的早期员工,并曾在欧洲区担任要职。
Patrick De Potter也在公司宣布投资后表示:我们在任职特斯拉时就注意到了FF以及他们的产品,FF 91是我们最喜爱的电动汽车之一。
不论荷兰人是否真心热爱FF,3年9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已经板上钉钉。前几天还奔走在融资路上的贾跃亭,也超额完成了5亿美元的融资目标。从贾跃亭的推特及微博回复来看,显然他在国外得到了更多的关照——不管是在舆论还是资金上。
在中文世界里被日常谴责的贾跃亭,却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获得了截然相反的喜爱。
不过,这回帮助FF渡劫的不光是投资方EVAIO,还有帮他们牵线的融资顾问公司Stifel。这家有着超过100年历史的投行,曾为多家著名企业提供融资顾问服务。从2005年到现在,Stifel完成的IPO股权融资案例还超过了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成为该领域成绩最佳的投资银行。
据FF美国一位参会高管透露:“公司目前估值超过100亿美金,远超当初恒大投资FF时仅45亿美金的市场估值。”此前,FF方面对外透露:FF美国净资产价值超过6亿美金,债务仅为数千万美金,资产远大于负债。
所以当FF获得Stifel的顾问服务后,擅长“蒙眼狂奔”的贾跃亭和FF终于睁开眼睛定下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2020年。彼时,FF希望在Stifel的帮助下顺利完成IPO,而这个时间也比公司此前制定的上市计划提早了3-4年时间。
关于贾跃亭和FF的争议永远不会停歇,但贾跃亭筹钱和拿钱的经历依然像是一部科幻小说——不管遭到多少质疑,贾跃亭都能从看似不可能的绝境中获得投资。这也许是贾跃亭作为“头号玩家”,在造车这场游戏中最让其他人羡慕的一项天赋了。
Chapter one:拿下内华达(2014年-2015年)
法拉第未来,一家2014年成立于硅谷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它在中文世界的第一次亮相,应该是在2015年底放出斥资10亿美元建厂造车的消息时。那时候的中文媒体们,仍然在用“神秘”甚至是“特斯拉杀手”这样的词在形容它。虽然如今看来这些用词略显可笑,但这家和乐视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在当时绝对是一家明星企业。
当时大家都非常乐观——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2015年12月13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获乐视高管支持,法拉第电动车斥巨资在美建厂》的报道。
整体来说,这是一篇非常积极正向的文章。“直接间接创造1.3万个岗位”、“2.15亿美元政策优惠”、“20年内创造7.6亿美元税收”,众多明确的数字似乎给FF和内华达州分别服下了定心丸。显然,当时已经开始交付Model S的特斯拉,除了让州政府看到了一辆酷炫的电动汽车,还有其背后EV市场能够带来的可观的税收收入。
有了孵化特斯拉电池工厂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贾跃亭本人亿万富翁的光环、乐视作为明星公司的背书,FF成为第二家特斯拉似乎是顺理成章。更何况2015年的FF就已经放话:最早2017年就将上市自己的第一款电动汽车。
当所有人都看好新晋明星公司FF,希望它能够帮助奥巴马政府完成“2015年要有100万辆上路行驶的电动汽车”的目标时(实际上到2015年底美国只有33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法拉第未来第一次让人失望了。
Chapter two:“FF没钱,这是庞氏骗局!”(2016年)
FF与内华达州政府的蜜月期很短。2016年11月15日,内华达州财务官Dan Schwartz在公开场合谴责FF,将它们的汽车项目称为“庞氏骗局”,并确认FF价值10亿美元的汽车项目已经实际停产。“贾跃亭宣布了太多项目,内华达工厂项目也拖欠了3个月的工程款,但他们从没提过自己的资金问题”,Schwartz在采访中表示。
这位拥有于哥伦比亚大学MBA学位的官员,在银行和证券业从业超过35年时间。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FF身上时,Schwartz已经看到了FF唯一的资金来源——乐视,以及这家明星公司在中国的危机。
在Schwartz看来,FF说得太多做得太少。
随后,FF立刻作出回应。11月16日,FF未来发表声明:FF发言人被误解,工厂从未停工,且资金已经陆续到位。而在这份声明当中最值得注意的一句话,莫过于“FF首款量产车可能于201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亮相。”
但截至2016年10月底,FF的高管团队中已有6人相继离职。
Chapter three:FF兑现了一半的诺言(2017年)
2017年1月,FF兑现了诺言,但只兑现了一半。他们将一辆概念电动车FF zero 1带去了CES现场,而非11月声明中所说的第一款量产车。这款出自宝马前首席设计师Richard Kim之手的概念车外形非常具有科技感,还有人将它与保时捷919甚至是蝙蝠侠的座驾类比。但概念终究是概念,台下的人最想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量产款,并非蝙蝠车。台上的人,心里其实也很明白。
但这一回,FF真的没钱了。
2017年7月,贾跃亭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在采访中,他称FF的业务战略正处于重大调整期。调整过后,FF位于内华达的“10亿美元”工厂将正式停产,但公司已经确定了全新的厂址,将更快实现量产。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早先FF在内华达投资的工厂确实停产了,而且FF很可能直接买下一间现有的汽车工厂来造车。总之,之前言之凿凿要量产FF 91的贾跃亭,现在连去哪儿造车都不知道——更别提钱从哪儿来了。
当时FF缺钱到发不出工资。一位FF中国的员工对回忆去年9月的情景,“领导对我们说,‘这个月可能发不出工资来了’。”时任FF中国COO、曾任广汽丰田副总经理的高景深,当时拍着负责车联网业务的同事的肩说,“要坚持住。”
但像2017年9月发不出工资这样的窘境,持续的时间其实不长。一来FF将洛杉矶总部大楼作为抵押,从纽约投资公司Innovatus Capital Partners拿到1400万美元借款。而另一方面,神秘人物出现了。
Chapter four:正主登场(2017年末-至今)
神秘人物的出现,开启了这场造车界罗生门的序幕。
发不出工资、CFO与CTO离职创业,FF的2017年底异常窘迫。不过此时,一家名为“时颖”的香港公司站了出来,与贾跃亭的FF以合资模式成立新公司Smart King。其中时颖出资20亿美元。后经证实,时颖背后的金主正是恒大集团。
虽然恒大在2017年底救了FF一命,但直到2018年6月25日,恒大健康的一纸公文才告诉所有人——是恒大给贾跃亭和他的FF续上了命。
对于恒大来说,这绝对是一次抄底。根据媒体的多次报道,以及贾跃亭的个人口述,FF当时的市场估值在80-100亿美元。但恒大在2017年底,仅仅用了20亿美元就收购了FF 45%的股权。看上去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生意,而且双方各取所需。但在这次交易当中,许家印和贾跃亭各自留了一手,这也为如今许、贾二人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投票权——公司话语权最直接的象征,水深火热中的贾跃亭却从来没有忘记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次的交易,双方采取的是“同股不同权”的模式。许家印持股45%,但每1股仅有1票投票权,而贾跃亭手里33%的股权,却每1股有10票投票权。哪怕在董事成员中,FF的5个席位也远多于恒大的2个。这样一来,即便许家印是FF的控股人,但在董事局中,贾跃亭才是执牛耳者。
虽然恒大承诺投资20亿,但这笔钱将分期到账。许家印是一个聪明人,他不想重蹈融创的覆辙。恒大和FF在合同中约定,如果贾跃亭花完先期到账的8亿美元,却仍然不能量产FF 91,恒大就将披上荆棘甲保护自己。
很快,钱再一次花完了。让恒大更没有想到的是,快速把钱烧完的贾跃亭在香港提出了仲裁。不过许家印在合同里给自己留的余地,的确保护了自己的利益。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给出的结果颇有“息事宁人”的味道——①FF可以继续向外融资,但融资额不得超过5亿美元;②新股融资估值不得低于恒大投资后的估值,且恒大享有优先购买权。
仲裁结果揭晓后,恒大、FF争先恐后地宣布自己获胜。虽然FF获得了继续融资的权利,但此时的战局并没有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钱,还是缺。
10月31日,FF内部邮件称“即将进入2个月左右的过渡期”。在这期间,FF将再次停工,2018年5月1日后入职的新员工都将停薪留职,而2018年5月1日前入职的员工将继续保障FF 91的量产,但工资会临时下降。FF还称“理解在危难时刻离开的个别高层”,贾跃亭也从此只领1美元的年薪。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公司将继续寻找新的融资。
但是,当所有人都觉得恒大和FF的肥皂剧将延续到2019年时,恒大却在12月31日用一纸公文,宣告这部资本市场年度大戏剧终。恒大在公告中称:双方同意撤诉,恒大无需再向FF注资。此前恒大投入的8亿美元转为FF公司32%股权,且恒大100%持有FF香港的股权。此外贾跃亭也有权在5年内回购恒大手中32%股份。
缺钱已久的贾跃亭无疑失去了博弈的资本,最终只能妥协。对于双方的和解,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表示:“恒大拿到FF香港,贾跃亭放弃了中国的业务。贾跃亭的FF将与中国市场毫无关系”。
从恒大的公告来看,通过新的重组协议,贾跃亭获得了喘息之机。黄立冲认为,假如贾跃亭找到新的投资者接手股份,后续再把恒大的投资赎回来,而恒大稍微亏损一点或者拿回本金,这对双方而言是最好的结局。
Chapter five:EVAIO登场
不得不感慨贾跃亭朋友圈之大。10月31日发布“停工声明”的FF,1天后就宣布得到了新的融资——就像文章开篇说的那样。在得到EVAIO和Stifel的帮助下,如今FF已经将目标定在了2020年的IPO上。贾跃亭也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新融资人只需再给FF5-6亿美元,FF 91就能立刻量产。而他自己也会拿出个人股权的64%激励不离不弃的FF员工。
但FF 91能否量产,还需要多少钱才能量产,何时量产,产能如何?FF给这场造车运动留下了众多问号。贾跃亭和许家印的故事也在继续,到底恒大能不能得偿所愿,完成许家印的汽车梦想,贾跃亭能不能摘掉“麦道夫第二”的恶名,这些问题现在仍然没人能够回答。
而且,当FF不断给肥皂剧吹出新的泡泡时,包括李斌的蔚来,何小鹏的小鹏汽车,李想的理想智造在内,众多造车新势力已经拿出了他们的量产EV。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到底还能等贾跃亭多久,这也值得贾跃亭和FF深思熟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