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的高端化路线似乎有些变化。
成都车展上,宝骏一口气上市了两款新车:宝骏RM-5和宝骏RC-6。无庸讳言,成都车展并不是一个新车上市的最好时机,太多的车展新闻会淹没掉新车上市的音量,长安CS75PLUS也因此特意请了陈坤站台来增加其传播度。
但宝骏却连推两款新车。
结果也很明显,宝骏的两款新车几乎被消费者给遗忘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宝骏旗下又有两款新车上市了,其热度甚至不及五菱宏光的改款车型。
从之前的高调再到当前的低调,甚至是完全没有声音。不难看出,宝骏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宝骏高端化之路还要继续吗?
我们先从车型本身说起。
全系没有6气囊、全系卤素大灯的宝骏RC-6
8.48-12.38万,这个价格对于一台定位于高底盘中型跨界轿跑来说,不能算贵,不过想到它是一台宝骏,它的自动挡起步价,已经到了9.68万。这时就会出现一个让所有考虑宝骏的消费者纠结的问题:“都十万块钱了,还要买宝骏吗?”
当然,产品力着实突出的话,花十万甚至十几万买宝骏并没什么问题,前提是它确实有着超出同价位的吉利、长安、上汽等品牌的产品力,而且超出的幅度必须足够大,才能说服消费者,那么,RC-6做到了吗?
先看它最突出的地方:尺寸和造型。轴距2800mm,车长4925mm,自称中型车确实毫不过分,同价位的车型里,我唯一能想到的也只有长安睿骋CC了,而后者的轴距、车长和宽度,都比RC-6小一圈。
第二个特点,是高底盘轿跑的造型,这在自主品牌阵营独树一帜,在合资阵营里也极其罕见,一时能想到类似的,也只有沃尔沃的S60 CC和宝马的3系GT。
不过2800mm的轴距并没有给它带来特别突出的内部空间和舒适性,从上图就能看出来,RC-6的后排空间其实也就是稍微好一点的紧凑车的水平,那么它这么长的车身,空间都到哪儿去了呢?
打开后备箱就看出来了,它采用了类似旅行车的掀背式尾门,后备箱的纵向和垂直空间都非常出色。不过,如果一台中型车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后备箱上,你愿意接受吗?
造型和尺寸定位足够特别,但很难算得上是爆点,特别是高底盘轿车的形式,目前还没有过畅销的先例。除此之外,在宝骏一向赖以为荣的性价比上,RC-6体现的就一点都不明显了。
安全方面,作为一台接近5米的中型车,RC-6全系都没有6气囊版本,10.58万及以下全部为双气囊,顶配和次顶配才配备四气囊;
国人在意的天窗,RC-6只有顶配才出现,11.38万的次顶配也只有选装的权力,其余车型都没有天窗;
液晶仪表是新宝骏主打的智能卖点配置之一,在RC-6上却分了3.5、7、12.3英寸三个版本,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比较漂亮的连屏内饰,需要11.38万以上的版本才有;中控屏同样有大小之分,次顶配以下全部为10.25英寸,以上才有12.3英寸;
大灯光源是最让我惊讶的地方,在当今越来越多车型标配LED大灯的时候,RC-6却全系标配了卤素光源,近光灯、远光灯和雾灯全都为卤素,这可是一台售价突破10万元的宝骏啊;
除此之外,在更关键的三大件方面,RC-6虽然尺寸突出,后悬架却依然采用扭力梁非独立形式,同价位的睿骋CC都已经是多连杆独立后悬了。而它的1.5T发动机除了147马力比较弱之外,还是主流自主品牌中极少数没有直喷、全铝发动机的品牌,电喷+铸铁缸体,油耗和动力表现,就很难让人期待了。
由此能看出,RC-6这款车不但没有直击消费者痛点的爆点特质,在性价比层面相比之前反而有了明显的倒退,各项配置不但没有做到同级独有,反而在后悬架、发动机、气囊、大灯、天窗等等方面都是同级最差。
虽然对于一台中型车来说,RC-6的定价不算高,但以它给出的性价比来看,它走的已经不是宝骏经典的高配低价,而是低配低价的路线了。
配置缩水、空间局促的宝骏RM-5
RM-5也是一台定位很奇特的车型,它有5/6/7座三个版本,在汽车之家里被归为MPV,但是它又有着接近SUV的底盘高度,所以我们可以看作MPV和七座SUV之间的车型。和RC-6相比,RM-5的合理性更高些,造型也更加协调。
从2750mm的轴距来看,这款车应当算是一台紧凑MPV的规格,我在车展体验的是一台6座车,空间中规中矩,没有超出预期:
第二排勉强翘二郎腿也可以,但已经相当局促了:
至于第三排,在我把第二排座椅往前调到适当位置后,第三排的空间是这样的:
舒适完全谈不上,幸亏六座版中间有过道,可以让右腿稍微伸展放松,否则两条腿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不出五分钟就很难忍受下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宝骏之前一向没有掉过链子的空间表现,在RC-6和RM-5上的表现都非常一般,甚至不如同级别的其它自主品牌车型,这是静态体验方面让我最失望的地方。
至于配置,和上面分析过的RC-6相似,RM-5同样是全系没有六气囊,全系都只有卤素光源,全系都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且搭配的依然是那台铸铁缸体的电喷1.5T发动机,试想真的坐满七个人之后,RM-5的发动机会有怎样的挣扎?
配置缩水、空间局促,之前宝骏不曾有过的缺点,在RC-6和RM-5上同时出现,推导原因的话,应该就是新宝骏战略推行之后,厂家开始不再以配置与空间作为主要卖点,而是想通过设计、品质的提升来实现整个品牌的向上突破,所以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再以老眼光看待新宝骏。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新宝骏的品质,真的提升了吗?
宝骏的高端,浮于表面
其实在车展体验实车前,我对宝骏这两款新车的期望是比较高的,因为在网上的图片上看来,它们的造型、色彩和视觉质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可是坐进车内的一瞬间,心理落差就出现了。
首先看RC-6,方向盘用的打孔皮质,是吉利、长安、奇瑞几年前的主流质感,皮质很硬,没有中高档车型上那种细腻饱满的手感,放大之后看细节,也能明显看出粗糙的褶皱;
换挡杆没有采用电子式,对宝骏来说也无可厚非,造型也比较时尚,但是伸手去晃动,有明显的松垮感;
按键区中规中矩,不算廉价,但和吉利、荣威等内饰比较突出的自主品牌相比,就高下立现了:
整个中控台是依靠玻璃和钢琴烤漆这样的高反光亮面来提升质感的,这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RC-6的亮面做到了,但对反光的抑制却非常差,一眼看过去反而凸显出一股廉价感,中控屏的反光有多严重,大家从图片也能看出来了;
至于座椅,宝骏之前在510、310等车型上的设计是比较优秀的,来到RC-6上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特别是中间BAOJUN字母的字绣,不管是针脚还是含义,对提升质感有任何正面的作用吗?
再看RM-5,整体设计比RC-6看起来成熟、舒服了很多,亮面材质没有那么明显,整体造型也比较具有时尚和科技感,不过细细推敲,表面之下还是能感到一股廉价气息。
首先是换挡杆右侧的纹路,意思是想做点细节出来,但做工很像小朋友几块钱的廉价玩具,反而不如直接做成平面更好一些;
打开遮阳板,不知是不是因为非量产车的缘故,化妆灯忽明忽灭,明显是线路接触不良。但这个抛开不谈,灯的轮廓缝隙就有点太大了,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漏光;
至于上图这种多种材质接合的细节部位,是最考验厂家装配工艺的,很明显,宝骏在这方面实在不算理想;
同样是接缝,我甚至恍然想到了面包车的做工。
总结
实车体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宝骏在设计上确实在紧跟市场的潮流,两款车虽然造型奇特,但也都算是走出了宝骏自己的风格,内饰的设计也没有暴露出对某些品牌明显的借鉴,原创性很高。
但是宝骏的做工很明显没有跟上它的设计步伐,经不起细细的推敲,各种粗糙的细节,很容易拉低整体的乘坐感受。
这两款车是宝骏向上突破的重要棋子,但是在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架上却没有足够的支撑,对新设计的采用和用料的提升,又影响到了宝骏的成本控制,导致RC-6、RM-5丧失了宝骏一向赖以生存的高性价比属性。
再加上选择在成都车展匆忙上市,宝骏自己的心里,估计也对这款车,没有太多自信。毕竟开源不成,那就节流吧。
对于宝骏来说,曾经寄予厚望的高端化,已经进退维谷。